445.第442章 闭关去

一直沉默的主簿终于道:“大人,玉山县山多地少,税赋一直不高,每年留做支出的钱不多,一文要掰成两半,像这种当日便可切结的公务,实在没必要多费两份纸和笔墨,只需在上面做好记录就好。”

蔡晟惊呆了,不可置信,“两张纸能费多少钱?造纸术一再改进,现在一刀纸只需十二文,怎么偌大的县衙连两张纸都用不起?”

主簿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位新上任的县令家境富裕,不知民生。

他快速看了锦衣卫一眼,没敢说太深的东西,只和县尉一起弯腰躬身道:“是下官无能。”

蔡晟也没办法了,只能一脸为难的看向锦衣卫,“几位大人,你们看这……”

锦衣卫沉着脸冷哼一声,他们不是蔡晟,他们当然能明白主簿和县尉的话。

几人虽是从京城出来的,但从事的是监察百官的职责,于民生上,他们知道的并不比在地方做县令的官员少。

所以几个锦衣卫不再深究此事,而是细问起来,当时这笔记录是谁经手,当时问过什么话,事无巨细,全都问了一遍。

锦衣卫们面无表情的问完才脸色一冷,严厉的问文书,“你和三清观的王费隐父子是什么关系?”

文书吓了一跳,连连摇手,“大人明鉴,卑下和王观主没有关系啊。”

“若无特殊的关系,你怎会把几年前的一桩公事记得这么牢?”

文书立即道:“当然记得了,虽过去了几年,但他们是要落户入籍,玉山县因贫困,已经好些年没有做人口清查了,像潘筠这样是赎身从良来入户的就更少了。”

他道:“加之三清观的王公子和我们县令关系好,这事是县令特地吩咐的,卑下自然更用心,所以才记得这么清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