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红透了眼睛去看陈秀才,期盼的看他,“陈秀才,你说句话呀,我们不去槐村,我们不去!”
陈秀才面色平静道:“我也觉得还是分开的好,要想合村也简单,两个村离得本来就不远,大家从中间修一条路过去,一刻钟的时间,和一个村区别也不大。”刘友叹气道:“这么多孩子你怎么养啊,不卖房子不卖地,怕是连今年冬天都过不去。”
潘筠举手,“我有钱啊,我把粮食和布匹都带来了。”
刘友叹气,“小道长,靠人不如靠己,您能救济我们一时,还能救济我们一世不成?”
“有道理,所以我还带来了钱。”潘筠向左右两边伸手。
妙真妙和秒懂,把她“借”给她们的钱都还给她。
潘筠又拿出一个盒子来,把三份钱拍在一起道:“这是一千八百两,本来是有两千两的,但两百两买了这些东西,所以只剩下这么多了。”
众人惊讶的看她拍在凳子上的银票。
啊,这,现在钱都这么不值钱了吗?
潘筠道:“三十五个孩子,一个孩子一年算三石米……”
刘友从惊讶中回神,连忙摇手道:“用不了这么多,用不了这么多,喝点稀粥,能活就行,一年一石就能活。”
潘筠挥手道:“要报仇就得习武,得读书,那就不能太亏着肚子,一年三石米是必不可少的,菜我都不算了,他们自己劳作也能算一点。”
“按照现在的米价,一年一人就是九百文,肉和蛋,一个人一年算三百文,穿的话,新三年,旧三年,你们自己缝缝补补过几年吧,要紧的销是习武和读书,这一项,我一年算你们一个孩子的销是三两银子,加起来算四两零二百文,再有医药费等,一年一个孩子的销算五两,陈秀才,我这个算拘谨很多吗?”
陈秀才道:“不算束脩和一些大额的支出,节俭一些,五两的确够了。”
读书和习武的销都会很大,但读书有他,习武……
他看向潘筠。
潘筠道:“我会请我师姐为你们聘一个武师傅来教几年,就教你们入门的功法,而后你们自己练,我给你们秘籍。”
陈秀才道:“多谢潘小道长。”
“一人五两,三十五个人一年就是一百七十五两,十年之后,我想他们已经可以养家了吧?”
陈秀才起身,一揖到底,“恩人的再造之恩我等永世不忘,将来只要有用得上我们的,您只管说,我们便是豁出性命去也在所不惜。。”
刘友他们听懂了俩人的意思,惊得张大了嘴巴。
她这是要养两个村的孩子十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