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石队进组(求月票,万字大章)

难道是三十号那天时间上不允许,和抛尸的时间产生了冲突?

关于抛尸时间,专案组之前做过全面的分析。

徐柳是二十八号晚上开始失踪的,当晚想要完成碎尸和抛尸的可能性极低。

二十九号白天进行抛尸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为二十九号是大晴天,白天抛尸很容易暴露行踪,被目击者看到留下踪迹。

同理,三十号白天抛尸的可能性也很小。

尤其是最新得到的线索确认,三十号下午凶手还对陆小霜实施了绑架挟持,时间上就更紧迫了。

所以最有可能的抛尸时间,应该是二十九号的晚上。

九十年代,地级市的环卫局除了一些特殊地方外,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做到对路面的垃圾桶和居民生活垃圾堆积点每天一清理。

专案组找了环卫局进行确认,宏大由于人口密度太大,学生每天产出的垃圾太多,学校的后勤部门每天会把校内垃圾统一拉到侧门,交给环卫局拉走处理。

属于一天一清,毕竟关于垃圾处理,教育部门有专门的经费付给环卫部门。

以及附近的小吃街每天产出大量厨余垃圾,也需要及时处理外。

宏大附近,甚至大部分市区的街面垃圾桶,都是隔天清理的。

毕竟当年也没有什么垃圾分类,街面上垃圾桶又很多。

而环卫局调查核实后,确认二十九号的晚上九点到十点,刚倾倒过宏大附近路面上的垃圾桶。

蒋彪为此还带着人去垃圾场翻了整整一天一夜,就是为了确认之前被倾倒的垃圾里有没有尸块。

结果一无所获。

从这点可以确认,至少抛尸时间是在二十九号的晚上十点以后,到三十号八点之前这二十二个小时内。

专案组统一倾向于是三十号的凌晨十二点到天亮之前。

因为后半夜行踪更隐蔽,更符合凶手抛尸的犯罪心理。

当然,在审讯陆小霜之前,专案组也不能排除凶手就是三十号下午极短时间抛尸的可能性。

毕竟,到目前为止,也没找到有效的目击者。

对,不是没有线索,实际上警方在办案走访时,是会得到大量线索的。

但问题在于,群众提供的线索是非常片面的,是站在自我立场上的,很多时间一番追查后都会发现货不对板。

除非是抓到凶手了,拿着凶手的照片再找目击者辨认,准确性还高一点。

否则有预谋的快速经过并往垃圾桶扔东西,有目击者也未必会留意。

所以理论上,抛尸是在挟持绑架陆小霜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本质上两件事不冲突。

凶手三十号当天没有把陆小霜丢去矿洞,一定有什么必然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天下午不是凶手不想,而是凶手不能。

有什么突发事件导致凶手只能选择第二天才去矿洞。

甚至,不排除凶手五月一号下午去矿洞,是在铤而走险。

毕竟三十号晚上,警方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搜寻尸块了。

凶手只要上街走动下,在围观人群里停留一下,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陆小霜是个大活人,凶手还不能让她“死于非命”,要么放了,要么铤而走险,在警察眼皮底下再次实施犯罪。

放了自然不可能,那剩下的路就只有一条了。

也就是说,三十号下午两点之后的这段时间,可能是个关键。

周奕立刻就想起了肖冰前面提到过的学校的庆祝活动,莫非凶手也要参加这个活动?无故离开的话容易引起怀疑,导致不在场证明不成立?

看来得把这件事跟向杰说下,让他安排人把这个活动的参与人员名单也查一遍。

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这事儿只能等找到这个叫“露露”的女人后再说了。

周奕这才想起来,自己还让陈严等自己呢,都把这茬给忘了。

正要下楼,却突然听到前面三大队的办公室里,传来雷鸣般的鼾声。

“这个时候,会是谁啊?总不会是吴队吧?”周奕好奇地走过去,推开了虚掩着的门。

然后就看见蒋彪仰面靠在椅子上,张大了嘴,雷鸣般的鼾声就是从他嘴里发出的。

周奕愣了下,看样子估计是蒋彪累得睡着了。

刚想退出去关上门,让他好好睡会儿,鼾声戛然而止。

蒋彪猛地站起来问道:“谁!”

“彪哥,是我,打扰你睡觉了。”周奕无奈地笑着说,这警觉性未免也太高了吧。

看清来人,蒋彪又坐了下来,伸出两只大手搓了搓脸说:“哦周奕啊,你不是在专案组那边吗,怎么回来了?”

“刚找法医和技术科了解了一些情况。彪哥你再眯会儿吧,我这就回去了。”

蒋彪摇摇头说:“不睡了,我也是回来找资料的,觉得有点累,想着稍微坐会儿,没想到居然睡着了。”

周奕看看蒋彪,满脸胡子拉碴,脸上全是汗渍和尘土,黑眼圈都快赶上熊猫了。

原本他那一米九几铁塔般的身子,显然感觉有点摇摇欲坠的样子。

“彪哥,你多久没休息了?”周奕没有离开,拿起杯子想给蒋彪倒杯热水,可试了试,角落里的两个暖水瓶都是空的,只能作罢。

蒋彪打了个哈欠道:“不知道啊,没算。”

蒋彪从一开始,就负责搜寻尸块,虽然后面尸块找差不多了,但骨头却一根都没找到,那搜寻工作就不能停。

除了骨头之外,还有两件事也归他管。

第一,就是查那些炸尸用的菜籽油,至少十五斤的菜籽油,要么是特定场所本身就具备的,比如饭店、食品加工厂;要么就是在二十八号前后,为了实施犯罪而购买的,当然凶手不会蠢到一次性买这么多,肯定是分批次购买。

第二,就是案发现场,除了像饭店、食品加工厂这种特定地点,需要挨家挨户地查之外;同时也要发动群众,获取更多可疑线索。

毕竟碎尸可能未必会搞出引人怀疑的动静,之前东海小区有过案例了。

但半夜油炸大量肉片,不管是声音还是气味,都是掩盖不住的。

不过显然,这两点还没出什么有效结果,否则信息就会同步过来了。

除了这三件事之外,后面肖冰逃跑,蒋彪的工作又多了一件,因为只有他手里,有大量的外围警力可用。

宏大案和龙志强案最大的区别在于,同样短时间内调动大量警力,龙志强案目标明确,形势严峻,对社会安定危害极大,所以几乎所有警力都会在第一时间砸下去,短时间内甚至不用考虑宏城公安机关的正常运转。

而且龙志强是外来人,目的显然是逃跑,就会和警方形成明面上的博弈,变成一场争分夺秒的猫鼠游戏。

但宏大案不一样,凶手在暗处,案子短时间内被侦破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在安排警力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公安机关日常正常运转的情况,就不可能把所有警力一口气全砸下去。

时间太长如果把公安队伍拖垮了,那社会治安怎么维持。

毕竟九十年代,社会上狠人、流氓、混混还是挺多的。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石涛没有加入专案组,除了他个人意愿上不想掺和这种功劳分不到多少,但很棘手的案子外。周奕估计还有一点,是谢局让石涛先去敲打敲打一些可能会趁机捣乱的不安定份子。

所以石涛今天加入专案组,未必是真缺他这一个人。

而是谢局前面交给他的任务应该完成的差不多了,所以该把他拉进来也干活了。

这样才合理,尤其是吴永成被“休病假”后,理论上石涛就应该立刻补位上了。

“周奕。”蒋彪突然说道,“你说我是不是不适合干这工作啊?”

周奕一愣,彪哥这是直接被搞得怀疑人生了?

“彪哥,别妄自菲薄啊。你在大规模搜查上的能力,整个宏城谁能比你更有经验。”周奕宽慰道。

“可他奶奶的就奇了怪了,我都快把宏城翻个遍了,野狗嘴里叼的骨头我都抢下来看过了,愣是一根都找不到。”

蒋彪闷闷不乐地说:“你说当初许家光也扔了骨头吧,虽说到最后有些确实没找到,但好歹也打捞出了一大半。这回倒好,一根都没。”

“我说句不好听的,我现在就是那个整个宏城最招恨的警察,为了找徐柳的骨头,能得罪的部门我都得罪了。”

这番话,让周奕哭笑不得。

“彪哥,你这形容未免也太逗了吧。”周奕想让氛围变得轻松一些,转移话题道。

蒋彪反问:“哪个形容?”

“就是从野狗嘴里抢骨头。”

蒋彪瞪大了眼睛说:“我这不是形容啊,我是真这么干的啊……”

周奕一下子懵逼了,我去,居然真被逼得去狗嘴里抢骨头了啊。

“彪哥,我觉得你先别急。关于找不到骨头这件事,我觉得可能根本思路上就出了问题。”

蒋彪一听,迫不及待地问:“周奕,你快说说,什么问题?”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