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奕原本的格局,限制了他的思维。
也因此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过现在还要去提升自己的学历,他觉得自己能从派出所走到市局,于上一世而言就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但秦北海不同,秦北海几乎就是建国后最早那批法医。是从国家百废待兴、技术落后的环境下一步步披荆斩棘,一点点乘风破浪,硬生生劈开一条路的人。
无论是眼界、地位和格局,都是最高的那一拨人。
当他从谢国强口中听到周奕这个人在案件中的突出贡献时,他并感到不惊讶。但是当他得知周奕是个刚毕业半年,且一个月前还在派出所工作时,他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人才他见太多了,要么是从小就优秀到大的天之骄子,要么是摸爬滚打厚积薄发的。
像这种年纪轻轻,却突然一鸣惊人的,实在少见。
所以他给周奕的这个“小建议”,也相当务实。
周奕郑重其事地向秦北海表达了感谢,不仅仅是一位长者对他的教诲。
更是因为秦北海的几句话,就解了之前一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
因为只有往上爬,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利用自己重生的优势,拯救更多人。
现在的他,只能孤军奋战,与那些尚未发生的罪恶斗智斗勇。
但如果将来能调动更多资源,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能带着更多人作战。
更不需要所有事都要去考虑,该怎么合理解释才行。就像倪建荣,他作为宏城刑侦支队的一把手,除了谢局之外,他完全不需要向下面任何人做出解释。如果是周奕站在这个位置,有些案子,他只需要一句“根据秘密线报”,就能调动警力,把罪恶扼杀在摇篮里。
正像秦北海说的那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秦北海的话,让他豁然开朗。
此时三人来到了法医室,周奕还没开口介绍,秦北海就笑着说:“哟,小宋你这怎么胡子拉碴的,几年没见这么不修边幅了啊。”
显然两人早就认识,那也免去了周奕再介绍。
“秦老师,我这学艺不精,还得向您求助。”宋义明苦笑着说。
周奕本来想问问他们吃早饭没,毕竟六十多的人了,天没亮就从武光赶过来,够辛苦。
但是见到秦北海已经投入工作,开始查看宋义明提供的详细尸检报告了,就没敢打扰。
小声跟沈兆星打了个招呼。
沈兆星把周奕拉到法医室外面说:“老师在路上吃了点面包,所以不用麻烦准备早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