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只有充分的贸易才能促进财富的积累,而这首先就要打破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我建议,在《斯图加特宣言》的后面,再附加一份《斯图加特贸易协议》,致力于消除不合理的关税,增加各国之间的贸易通道……
“此协议将以《塞纳-莱茵河贸易协议》为基础,以公平贸易和保护小国经济为原则,创建涵盖整个西欧国家的巨大市场……”
卡尔·腓特烈率先振臂高呼:“发展与繁荣万岁!我国愿加入新的贸易协议。”
拿骚伯爵立刻跟道:“这是北德意志经济的曙光。我国也将加入协议。”
符腾堡、美因茨、普鲁士等国也都纷纷表态要加入贸易协议。
这是他们在与塔列朗讨论领土分配时就已经约定过的,同时他们也都得到了可以在关心领域设置保护关税的承诺,所以并没有什么抵触。
而且各国也都看到了,北意大利在和法国形成了共同市场时候,虽短暂经历了一段经济低迷,但在适应了贸易环境之后很快便开始飞速发展,现在都比以前富裕了很多。
有这样的良好范例在前,北德国家其实也都跃跃欲试,盼着能有相同的境遇。
就在当晚,除了科隆、黑森-卡塞尔等少数国家之外,北德邦国几乎全部在《斯图加特贸易协议》的意向书上签了字。
由于贸易协议涉及的细节问题太多,比如敲定各行业具体的关税税率,所以细节谈判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法国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贸易谈判的主导和仲裁者。
对欧洲局势影响深远的斯图加特峰会在持续了半个多月之后顺利结束,各国贸易代表留下来继续进行谈判,而他们的君主则大部分前往卡尔斯鲁厄,去参加巴登国王的加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