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朕还没死呢!你就敢给朕上庙號了?

哪有什么帝王只用贤臣的?

贤臣虽能直言进諫,却往往过於刚直,不懂得变通。

而像李义府这样的奸臣,虽有缺点,却有能力,还懂得揣摩帝王心思,只要用得好,既能帮帝王处理一些贤臣不愿做的脏活,又能平衡朝堂势力。

帝王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贤臣,而是有能力、还忠心的臣子。

哪怕这臣子有再多的缺点,只要能为己所用,便是好臣子。

李义府如此,来俊臣亦是如此。

而且这样的臣子,皇帝想杀,隨时可以杀。

李世民不需要,但不代表日后李承乾不需要。

“如今刘仁轨在何处任职?”

李世民没有再纠结李义府的事,话锋一转,继续追问刘仁轨的近况。

既然已知此人有大才,又怎能让他继续埋没在。

温禾心中一动,立刻明白李世民的心思,笑著回道。

“回陛下,按如今的时日算,刘仁轨应该还在陈仓县任县尉。”

他知道,以李世民的识人眼光,既然问起了任职之地,便是打算提前將刘仁轨调到身边重用了。

闻言,李世民缓缓点头,沉吟道:“你今日回去后,写一份札子,借你那高明的名义,將他调到长安来,日后朕要发展海事,用得上他这样的人。”

在他看来,刘仁轨能在六十多岁的年纪临危受命,打贏白江口海战,可见其不仅有军事才能,更有沉稳的心智。

如今他还年轻,只需稍加培养,日后即便达不到李靖、李世绩那般名將的高度,至少也能与李神通、李道宗比肩,成为大唐的栋樑之臣。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可行,摸了摸下巴的鬍鬚,眼中满是篤定。

温禾却有些犹豫,他眨了眨眼,小声说道:“额,这不太合適吧?陛下,臣其实更愿意做个孤臣,不与朝臣结党,日后难免有人说臣拉帮结派,落人口实啊。”

他倒不是真怕结党,只是觉得没必要平白惹上这些非议,安安稳稳搞发明、促民生多好。

“啪!”

李世民什么都没说,抬手就朝著他的脑袋拍了一下,力道不轻不重。

但那目光明显带著几分怒意,好像是在说:“朕还需要你来担心结党?”

温禾被拍得缩了缩脖子,乾笑著几声应道:“是,微臣遵旨!”

李世民脸色稍缓,说道。

“辽东之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朕会让唐俭去处置。”

说罢,他起身走到御阶旁的书架前,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將郑元璹送来的密信仔细收好。

这封信关乎辽东局势,容不得半点差池。

收拾好密信,李世民又想起一事,转头对温禾说道。

“另外,郑氏之女五娘既然在你府中照料,你藉机赏赐她些財物,算是不亏了郑元璹和郑允浩父子了。”

温禾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连忙问道:“额,陛下,能报销不?”

他刚说完,就见李世民眉头皱起,他虽不懂报销是什么意思,却从温禾那期待的眼神里猜了个大概。

他又气又笑,顺手抄起桌案上的青瓷笔洗,作势就要朝温禾扔过去。

温禾见状,哪里还敢多待,连忙躬身行礼,语速飞快地说道:“那个微臣告退了!陛下早些歇息!陛下晚安!”

说完,不等李世民回应,转身就朝著殿外跑,脚步快得像一阵风。

李世民看著他狼狈逃窜的背影,笑骂了一声,手中的笔洗终究没有扔出去,反而轻轻放在了桌案上。

不久后,从外头进来的高月,第一时间就朝著御阶上看去。

见那笔洗完好无缺,顿时鬆了一口气。

隨即便指挥著宫女收拾著。

他轻手轻脚的来到李世民身旁,小声询问道。

“陛下,时候不早了,可要歇息了?”

李世民闻言,起身说道:“明日传旨唐俭、卢宽进宫来。”

“喏。”

高月躬身应著。

李世民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看著外头天色不早了,沉吟了片刻问道。

“皇后可歇息了?”

“启稟陛下,方才万春殿的掌事替皇后来问候过陛下了,说是今日杨妃身体不適,还请陛下前往探望。”

高月低著头小声说道。

“观音婢这是作甚。”李世民故意板著脸,然后故作一脸无奈的说道:“罢了罢了,那便去瞧瞧杨妃吧。”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