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產力

第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產力

田埂边的杂草已被庄户们清理乾净,金黄的稻浪在风里轻轻摇晃,镰刀与竹筐整齐地摆放在田边。

温柔攥著李恪的衣角,踮著脚看著田里的稻子,眼睛亮晶晶的:“阿兄,阿兄,我也要割!”

话音刚落,她便挣开李恪的手,迈著小短腿朝田里衝去。

可刚踏上田边的软泥地,脚下便一滑,身子朝前扑去。

李恪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稳稳將人扶稳,语气带著几分无奈:“慢点,泥地滑。”

温禾在一旁看得心都揪了一下,见温柔没事,才长长鬆了口气,板起脸警告道。

“这泥地不好走,乖乖在田埂上站著,再乱跑,回去就打你小屁股。”

温柔被他严肃的语气嚇了一跳,连忙躲到李恪身后,只露出半张脸,怯生生地看著温禾,再也不敢提下地的事。

温禾转头看向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人,指著面前的一亩稻田:“你们兄弟四个,都下来,这一亩地交给你们了。”

说罢,他便要將手里的镰刀递给一旁的冯大虎,打算自己在田埂上指挥。

谁知李承乾突然上前一步,咧著嘴笑道:“先生,刚才阿耶说了,你今天也要割一亩地,若是割不完,就抄一百遍《孝经》。”

他一边说,一边朝著不远处的李世民使了个眼色,眼底满是狡黠。

温禾刚迈出一条腿,听到这话顿时僵在原地,愕然地扭头看向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正和竇静、武士彠走来,目光落在田间的稻穗上,神情悠閒,仿佛没听见这边的对话。

“看来这收成,比某预想的还要好啊。”

李世民走到田边,俯身伸手拨了拨身旁的稻穗,指尖触到饱满的穀粒,沉甸甸的触感顺著指尖传来,压得纤细的稻秆微微弯曲。

他仔细打量著,只见每一株稻穗上,穀粒都紧密地排列著,比大唐寻常稻种要多上近三分之一,颗颗圆润饱满,泛著油亮的金黄,哪怕只是看著,都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

“寻常稻种,一株穗子能结三四十粒谷就算不错,这环王粮种,一株竟能有六七十粒,还这般饱满。”

李世民语气里满是讚嘆,又轻轻捏了捏穀粒。

“颗粒紧实,看来晒乾后也不会掉多少分量,比朕皇庄里那些稻种强太多了。”

竇静连忙上前,顺著他的话补充:“李郎君说的是,寻常稻种一亩能有七八斗收成已是丰年,这环王粮种看著长势,一亩地至少能有一石多的收成,若是风调雨顺,说不定还能更高。”

“一石多?”

武士彠闻言,脸上满是震惊,他凑近田边仔细打量。

“只是预测罢了,还没称重,虽然在下不敢胡言。”竇静虽然这么说,可看他的样子,明显是胸有成竹了。

“不过这稻穗確实饱满,可大旱之年能有这般收成,实在难得!”

“看著这稻穗的密集程度,一石多应当不成问题,就是不知道具体能多几斗。”

竇静抚著长须,眼中满是讚嘆。

“若是这粮种能在天下推广,我大唐的粮食难题,便能缓解大半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语气带著几分感慨:“大旱之年,即便每亩只多一两斗,也是天大的好事。”

他心里暗自盘算。

一亩多一斗,十亩便是一石,天下亿万亩田地若是都能如此,不仅民生无忧,攻打突厥的后勤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至於眼下的民生,等灭了突厥这个外患,再集中精力治理也不迟。

说话间,三人已走到温禾附近。

李世民见温禾站在田边不动,还朝著自己投来幽怨的目光,再看李承乾那副偷笑的模样,顿时猜出了缘由,故意板起脸问:“怎么停了?不是要割第一茬稻子吗?”

温禾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冯大虎却先皱起了眉。

他看著李世民,语气带著几分不满:“你这人好不讲理!虽说你是小郎君的长辈,可也不能这般厚顏吧?”

他就差把无耻两个字说出来了。

冯大虎上次春种时见过李世民,当时温禾只说这是家里亲戚,他就暗自担心这人是来蹭好处的,如今见李世民指使温禾,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顿时忍不住替温禾抱不平。

若不是看在长辈的份上,他早把人赶出去了。

武士彠和竇静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两人脸色骤变。

武士彠下意识地呵斥:“放肆!你一个泥腿子,竟敢对……”

“无妨。”

李世民抬手打断他,目光落在冯大虎身上,嘴角带著几分笑意。

“某记得你,上次春种时,你还指导过某呢。”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你有一点说错了,某的几个儿子也下地帮忙了,这稻子,某吃得安心,另外,你可以问问温禾,这环王粮种,可是某给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