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语气里满是无奈。
“明日乃是殿试,你那三个弟子,吴生、孟周,还有那个叫赵磊的,明日也得来,你居然不知道?”
“殿试?”
温禾彻底愣住了,嘴巴微张,满脸愕然。
“这春闱都结束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殿试啊?”
他这段时间一门心思扑在热气球上,早就把科举的后续抛到了脑后。
之前见孟周三人春闱后迟迟没被派官,他还暗自嘀咕,以为是三人殿试紧张发挥失常,成绩不合格,所以吏部才压着没给安排差事。
毕竟当初春闱,三人是靠他教的题海战术才考出好成绩,真要面对李世民的提问,怕是会露怯。
可他万万没想到,竟是殿试压根没开始!
“还不是因为你!”
李世民手指敲了敲桌案,语气带着几分哭笑不得。
“当初你提殿试之事,只说要考‘实学’,却没说明白具体考什么、怎么考,朕便让玄龄和马周他们商议细则,结果他们一会儿觉得考农桑合适,一会儿又说考政务更紧要,这一来二去便耽误到现在。”
他顿了顿,补充道:“半个月前总算定了细则,选了明日这个吉时,朝中官员早就都知晓了,就你这竖子还蒙在鼓里。”
“额……”
温禾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他盯着李世民,脑子里飞速回想。
李世民看着他这副幡然醒悟的模样,突然气笑了。
“你这竖子,莫不是自己都忘了当初提殿试的事了吧?”
“怎么会!我这记性……”
温禾下意识反驳,可话说到一半,看着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眼神,终究没底气地闭了嘴。
好吧,确实是忘了。
“你啊你,多亏了朕让玄龄他们多费心,才算没误了这批举子的前程,你是不是该好好谢朕?”
李世民故意调笑道,眼神里满是促狭。
“陛下,这科举本就是朝廷的事,怎么能算给我‘找补’?”
温禾连忙摆手,心里暗道这锅可不能接。
“再说了,我只是个副主考,主考还是马周呢!”
“你倒是会推责任。”
李世民哼了一声,也不跟他计较,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快滚吧,明日卯时前到太极殿,别迟到。”
“哎,好嘞!”
温禾连忙应下,生怕李世民再想起什么额外差事,转身就往外走,脚步轻快得像是怕被留住。
“这竖子!”
看着他几乎是“逃”出去的背影,李世民没好气地坐回龙椅,长长叹了口气。
可转瞬之间,他脸上的无奈便被肃穆取代,对着一旁侍立的高月沉声道:“传朕旨意,让少府监即刻停止今年的新币铸造。”
高月刚还在心里偷笑温禾的慌张,听到这话顿时愣住了,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问道。
“陛下,今年的新币……不铸了吗?”
“先等等。”
李世民靠在龙椅上,目光望向殿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竖子若是能在一年之内将火炮成功造出,阴家那三座铜矿的产出,便全部用于制造火炮,新币的事,日后再议。”
高月心中剧震。
铸造新币,象征着新朝气象、民心安定。
他却不知道,在李世民眼中,火炮带来的军事优势,早已超过了这份象征意义。
自从温禾偶然提及“未来有能毁天灭地的热武器”后,李世民便一直心心念念。
即便如今大唐的工艺未必能造出那般厉害的器物。
可那被温禾称之位“真理”的火炮,只要能让大唐的铁骑傲视万邦。
他便愿意赌上一把,哪怕暂时搁置新币铸造。
……
温禾踏出皇宫大门时,午后的阳光正烈,晃得他有些睁不开眼,可心头的沉重却比这日头更甚,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暗自懊恼。
早知道昨天就不该一时嘴快,跟阎立德、窦静提什么火炮!
如今倒好,热气球的改良还没捋顺,又多了个“一年造炮”的差事。
他这十二岁的小身板,被这些事缠得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真怕日后影响了发育。
从皇宫到皇城门外的这段路,温禾的脑子就没停过。
火炮提前出现,利弊像两股绳子在他心里拧成了结。
好处是能让大唐将士少流血,能更快平定突厥、震慑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