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我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第 我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飞!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

长安城外的旷野上,一声激动到破音的呼喊划破晴空。

顺着声音望去,一座青砖院墙围起的宅子格外显眼,门楣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刻着两个苍劲的大字“万户”。

这宅子是温禾特意为造热气球所建,有人曾问他为何取这个名字,温禾只笑着说是“取千家万户共享飞天之乐”的意思。

这个解释看着合理,但好像有那么几分牵强。

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想不到有什么能解释温禾取这个名字的原因。

此刻,宅子里的空地上,十几个身着深蓝色短打的工匠正仰头伫立。

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空中那个巨大的“怪物”吸引。

那是用十匹蜀锦拼接缝制的气囊,通体呈淡红色,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下方悬挂着一个加固的竹筐,随着热气流缓缓上升。

“瞧你激动的,这才飞到五六丈高罢了。”

旁边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工匠王师傅咂了咂嘴,手里还攥着用来测高度的麻绳,语气里却藏不住笑意。

“两个月前咱们就摸到这个高度了,今日要是能稳住别出岔子,晚上说不定能换个口味,可别再吃羊肉了。”

这话一出,工匠们顿时纷纷苦笑,脸上满是“苦不堪言”的神色。

自从开始造这“飞天器物”,宅子里的羊肉就没断过。

起初是试验时木架不稳坍塌,竹筐直接被羊撞破。

那只被取名为“喜羊羊”的小山羊,就这么壮烈的牺牲了。

为了纪念他,当晚温禾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全羊宴。

后来实验频繁,几乎是一天要摔死两三只。

羊肉确实香,厨子的手艺也顶好。

可架不住天天吃,一天两顿顿顿不落。

到后来,工匠们看到羊肉就犯怵。

温禾便到处送,李世民哪里,还有东宫。

到最后。

高月特意跑了一趟,传李世民的口谕。

“陛下说了,不用再往宫里送羊肉了,这些都留给匠人们食用,朕领你们的心意。”

直到上个月,温禾在长安开的酒楼开业,大部分羊肉都被送去了酒楼,大家才算勉强摆脱了顿顿羊肉的“噩梦”。

因为实验总共吃了多少羊,温禾也算不清楚了。

反正羊村那几个主角,肯定都已经吃没了。

“王师傅,多少丈了?”

负责记录数据的年轻工匠小李攥着纸笔,手都有些发颤。

他是刚从工部调来的学徒,第一次亲眼见这么大的“气球”飞上天,眼睛里满是兴奋。

王师傅拉了拉手中的测绳,又抬头看了看空中的热气球,高声回道。

“七十丈!今日风小,气流稳得很,比前几次都好!不过按规矩,差不多该拉下来了,别等会儿风大了出意外!”

如今还在实验阶段,温禾下了死命令。

没有绝对安全的把握,绝不允许载人。

所以每次实验,竹筐里只放一只羊做试验品,气囊的出气口也只敢放少许煤炭,既能产生足够的热气让气球升空,又能避免火力过强失控。

等升到预定高度,地面的工匠就会拉动预先系在竹筐两侧的粗麻绳,将热气球缓缓拽回地面。

“慢点!都慢点!左手边的绳子松半寸,别拽太紧,小心刮坏气囊!”

王师傅站在最前面指挥,声音里满是谨慎。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双手紧紧攥着粗糙的麻绳,掌心沁出的汗水浸湿了绳结。

之前有一次,因为收绳时力道不均,竹筐撞到了气囊,不仅划开了一道口子,还差点引火烧起来,若非大家反应快,扑灭了火,整个宅子都可能被烧了。

从那以后,每次收绳,大家都格外小心。

热气球缓缓下降,竹筐稳稳地落在预先铺好的干草堆上。

负责灭火的工匠立刻上前,用浸了水的麻布盖住竹筐里的炭火,直到火焰彻底熄灭,才松了口气。

干瘪的气囊像泄了气的皮球,慢慢塌下来。

没错,最原始的热气球,用的便是炭火。

这也是温禾给出最准确的目标。

他记得 。

所以他才用煤炭作为燃料试试。

没想到可行性十分高。

就在这时,竹筐里突然传来一声“咩”的羊叫,紧接着,一个毛茸茸的羊头探了出来。

随后,一只雪白的山羊竟从竹筐里跳了出来,抖了抖身上的毛,在空地上蹦蹦跳跳地跑圈。

劫后余生的它四处乱窜。

宅子里瞬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站在一旁记录的林苏也愣住了。

他是温禾特意派来协助管理的,每次实验结束,大家不是围着气囊检查有没有破损,就是争论下次该怎么改进,闹哄哄得像集市一样,可今天怎么这么安静?

他正疑惑着,忽然看到站在最前面的王师傅红了眼眶,嘴唇还在微微颤抖。

“我、我们好像成功了?”

王师傅的声音带着哽咽,他抬手抹了把脸,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仿佛还能看到热气球刚才升空的模样。

“七十丈啊……”

小李也跟着喃喃道,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一百多天啊,失败了几十次,炸坏了三个气囊,摔断了两副竹筐,今天终于稳稳飞到七十丈,还平安落下来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一声高呼如同点燃了引线,所有工匠瞬间爆发出来。

有人挥舞着手中的麻绳欢呼,有人互相拍着肩膀拥抱,还有几个年长的工匠蹲在地上,抹着眼泪笑。

这一百多天里,他们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烈日炎炎里在院子里调试气囊,浑身大汗淋漓也不敢停。

为了加固竹筐,连夜打磨竹子,手上磨出了血泡也只简单包一下。

甚至在气囊起火时,冒着被烧伤的危险扑火……

如今,所有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怎么能不激动?

“不!还没成功!”

突然一声急促的呼喊响起,工匠们瞬间噤声,纷纷转头看去。

说话的是负责竹筐加固的张师傅,他脸色严肃,摇着头说道。

“大家别高兴得太早!我们还没到庆祝的时候!县子说过,这热气球终究是要载人的,现在只是载羊成功,还少一次关键的载人实验!没载人上天,就不算真正的成功!”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激动的众人。

是啊,载羊成功只是第一步,只有真正把人送上天,再平安接回来,这“飞天器物”才算真的成了。

“该轮到我们上了。”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宅子里的气氛瞬间变了。

之前的激动变成了肃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多了几分坚定和期待。

从造热气球开始,温禾就反复强调安全,可工匠们心里都清楚,这“飞天”的梦想,总得有人第一个去实现。

“我来!”

张师傅突然高举着手,往前踏出一步,胸膛挺得笔直,脸上满是慷慨激昂的神色。

“这等危险的事,总得有人去做!我入行三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让我来做第一个上天的人,就算出了意外,也算是为这飞天的事献份力!”

他说得大义凛然,可话音刚落,周遭工匠看他的眼神瞬间变了,满是警惕。

“直娘贼!张老三,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

旁边的李师傅撸起袖子,指着他骂道。

“不就是想抢第一个飞天的功劳吗?还说什么献力,少来这套!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要是成了,那是要载入族谱、光宗耀祖的,凭什么让你去?”

“就是!我看你就是想抢功!”

负责气囊缝制的刘师傅也跟着附和,他手里还攥着半截丝线,说着就上前一步,伸手推了张师傅一把。

“要我说,该让王师傅去!王师傅资历最老,经验最足,就算出点小意外,也能应对!”

“我不同意!”

王师傅却摆了摆手,刚想再说什么,张师傅已经急了。

他被刘师傅推得一个趔趄,转身就扑了上去,一把抱住刘师傅的腰,两人瞬间滚在地上,尘土飞扬。

“你敢推我?今天不揍你一顿,你不知道老子的厉害!”

张师傅骑在刘师傅身上,挥着拳头就要打。

刘师傅也不甘示弱,伸手拽住张师傅的衣襟,使劲一拉,两人又扭作一团,从干草堆滚到泥地上,脸上、身上都沾满了土,活像两个泥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