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聪明人都是一通百通,这马周擅长察言观色,懂得利用机遇,有这样的能力不算稀奇。
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大唐第一位出身农户的宰相。
历史上记载,马周来长安后便投效在常何家中做幕僚。
贞观五年,李世民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涉猎经学,马周就替常何撰写札子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二十多条建议,叫他上奏,条条都说进了李世民的心里。
李世民一看那札子,就知道不是常何写的,那家伙打仗可以,但是让他去治理天下,能力还不如一个里正。
所以李世民便叫来常何询问。
常何见败露了,也不藏着掖着,直言道:“我没有这个能力,是我家客人马周写的,他每次和臣谈论,无不以忠孝为宗旨。“
李世民一听,当即大吃一惊。
有这样的奇才,朕竟然不知道?
所以当天就召见了马周,在马周尚未到达期间,李世民还派人连续催促了四次。
待到马周来后,李世民和他彻夜畅谈,之后更是直接令他在门下省供职。
他便成为了有唐以来,第一位以田舍郎的出身直接进入门下省的。
但马周算起来还是寒门出身,他祖上是扶风马氏,也就是战国时赵国的马服君赵奢。
赵奢之孙为避祸改'马服'为氏。
只不过他这个寒门,过的还不如一般的农家,但好在能读书。
另外温禾以前就怀疑,马周很有可能是坑了常何一把。
他在常何身边做幕僚多年,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主家的能力。
可他依旧写了一篇能够让李世民震惊无比的札子。
不过他这么做,倒是也没什么,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也好在他遇到的是李世民这样的皇帝,以及常何这样的老实人,要不然他只怕是要被连夜送到长安城外的乱葬岗了。
“县子,在下可有什么不妥吗?”马周以为自己又说错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