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守护奥运,躺赢

面对话筒,他首先对《人在囧途》的成功再次表示感谢。

《人在囧途》上映接近一个月,票房稳稳的停在了三亿五千万的高位上。

虽已过了爆发期,每日仍有些许进账,证明了沈善登电影独特的长尾效应。

“电影就是一种娱乐方式,如今票房3.5亿,我很知足了!观众看得开心,是我的荣幸!”

记者顺势将话题引向批评声浪巨大的《赤壁(上)》,沈善登表现得十分得体。

他坦言道:“在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诠释上,大家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方面我个人也并不完全认同。”

紧接着,说了句公道话:“不过,平心而论,《赤壁(上)》在摄影、美术、服装,尤其是大型战争场面的营造上,确实代表了目前华语电影顶级的工业水准,技术上是非常先进的,这一点值得肯定。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需要各种尝试和积累。”

正如他当初打《色戒》,打的不只是一部电影。

如今他帮《赤壁》,也不只是一部电影。

他的对手,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或某部作品。

他善于破坏,也善于建设,更善于守护。

沈善登在庆功宴后,从媒体的聚光灯下悄然消失。

他推掉了大量的专访邀约,甚至连一些重要的访谈也鲜少露面。

只是专注于经营公司,更多人习惯了他隐于幕后。

这种刻意的低调,非但没有降低他的存在感,反而像是一种蓄力,让沈善登的每一次发声都显得更具分量。

这次关于《赤壁(上)》的舆论风波,沈善登仅仅是对记者发表了那么一番看似客观的点评,其效果却如同巨石入水。

掀起巨大波澜。

当晚,几大门户网站娱乐版块的头条就变成了“沈善登评《赤壁》:赞工业水准顶尖。”

各大电影论坛、贴吧纷纷转载、热议。

不少人惊讶于沈善登的大度和眼界。

第二天,娱乐纸媒跟进。

许多社会新闻板块也进行了报道。

可以说,沈善登几句话,直接扭转了舆论。

那些原本铺天盖,恨不得将电影贬得一无是处的批判声,被中和、冲淡了不少。

不少观众回过头想想,也觉得电影虽然剧情雷人,但画面、场面确实是了巨资的,堪称精美宏大。

很多人诟病的核心,其实在于吴语森为了讨好海外市场,把充满东方智慧的三国故事拍成了不伦不类的电影。

因为黑的太过,反而导致《赤壁》口碑有所回升。

虽然于票房大局无补,但在舆论场上,不再是纯粹的一边倒臭骂。

查尔史密斯办公室。

这一下,把幕后的推手查尔佩里克,给看呆了。

他辛辛苦苦炮制舆论风暴,本意是想借踩吴语森和《赤壁》,来间接冲击奥运前的社会氛围,没想到沈善登轻飘飘几句话,就像一只大手,直接把他搅起的风浪给抚平了大半。

还让部分注意力,回到了电影工业本身的技术讨论上。

这完全偏离了他的初衷。

“这个沈善登!他到底想干什么?!”

查尔佩里克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气得差点摔了手中的咖啡杯。

他再次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导演,而是一个精通他们所有招式的对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