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说谢谢(34)
从电影来说,原版电影,会降低民族情绪。
改动之后,观众看完会难受,也会愤怒,但不至于闷在心里。
陆钏可能要受一点点苦。
对于观众来说,肯定骂他。
给鬼子人性也就罢了,最后还活的好好的。
对于狗子来说,陆钏舔的不够,也要骂他。
不管是日犬,还是洋犬都骂。
本子影响的导演,这个题材就不该拍,不管是什么视角都不该拍。
至于洋狗,那就更孝了。
不用自己的困难塑造外国救世主,必须骂。
为什么没有德国人,为什么没有大漂亮?狭隘!
当然,最关键的是在圈内,艺术派导演,首先不会碰这个题材,不给你国和你国人民塑造历史共识,其次揭露自家祖师更是忌讳。
这不是两头堵,这是多方殴打。
这就是“没有立场”的下场,没有人喜欢。
这一切是陆钏自己的选择。
陆钏但凡有点立场,就不会一点立场也没有。
既然没有,思想就配的上苦难。
不过沈善登也没有真坑陆钏,等再过个几年,这部戏真会成为陆钏经典代表作。
客观上,有利于凝聚共识,也确实有艺术性。
只是不符合外部影响的艺术叙事。
陆钏要是压力太大,嘎了,那比他活着的贡献都大。
五月八日,长春。
《南京》剧组在高涨的氛围中提前宣告杀青。
杀青宴设在剧组酒店最大的宴会厅,场面热闹。
长条桌上杯盘狼藉,空气中弥漫着饭菜香味。
不少人红了眼眶,这半年来的煎熬、压抑,以及在最后阶段的高效与希望,混杂在一起,让分别的情绪格外浓烈。
陆钏端着酒杯,脚步有些虚浮,脸上因酒精和兴奋泛着红光。
他走到主桌,对着正与谭洪低声交谈的沈善登,高高举起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