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秦兰邀舞(34)

吴京在他的高压,和各种pua之下,正飞速从一个打星蜕变为一名合格的商业片导演。

沈善登之所以放心吴京来做这个项目,就是吴京审美能力在线。

哪怕吴京在《嘉靖》项目里,类似于好莱坞制片制度下的导演,但是导演的审美依然很重要。

镜头、服化道的选择,很大程度影响一部戏的质感。

吴京的审美至少是正常的,有基本常识。

至于他满族人拍大明会不会别扭,沈善登没看出来。

沈善登在剧组待了两天,并未干预吴京的创作,只是梳理优化了各部门的配合流程。

以工地的管理来培养电影人才,确实比电影圈强太多了。

至少他确实培养了一批班底,再加上《囧途》,又会出现一波班底。

土木工程,是以项目为中心,强调流程标准化和协同作战,是带着现代工程管理思维的。

这种管理方法用在电影上,实现了降维打击。

电影圈传统作坊,依赖大导演个人魅力的模式,过于落后。

相比于台前风光无限的导演,默默无闻的幕后人才,才是支撑起中国电影工业的基础。

这才是沈善登要的东西,建立批量复制的人才体系,建立工业化的流程。

同样的。

《绣春刀》其实沈善登一直想拍,但不急着拍,归根到底还是很多后期特效人才,需要时间培养。

这不是投入钱就能做到的,钱,只是一个数字,背后实际资源才重要。

就算投入海量资源,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也没法变出来,客观上需要时间。

视察完剧组,沈善登放手让吴京、周奇峰干了,《嘉靖》文戏为主,投资也不高,他既然承诺了,就会兑现。

导演的荣光,沈善登不会独享!

回到北京,奥运的气息更为浓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