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学者统计,建造环赤道粒子加速器的所消耗的总资源,足够给人类再建造 。
希望人类经济扛得住,也希望moss的效率再高一点。
这是一个远超太空电梯世界工程,从工程量来看,环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造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粗略估计工期至少在六十年以上。
单是在赤道海域铺设直径百米的海底加速器隧道就是很困难的工程,相比于真空地表,在海底施工要难多了。
丁仪肯定是活不到
除了环赤道粒子加速器开始建设之外,人类在太空领域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进展。
除了六艘行星级战舰之外,月球几乎已经成为了人类太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火星基地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甚至已经出现了商业化工程。包括‘火星’粒子加速器在内的多种人类大型实验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类似一人一猫被困在火星的倒霉事情不会出现了,火星近火轨道也建立了监测空间站,一个叫麦冬的女孩成为了第一位‘火星航天员’。
最值得称赞的是水星,罗清挖通了水星南北极之后,已经将人类的那一千枚恒星型核弹以‘水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名义部署在了水星上。
与向远地行星探索的其他行星级飞船不同,万年炎帝号和万年风雪号几乎完全固定在了水星——地球之间,充当两者之间的宇宙物资运送卡车。
其中,英国的‘新大陆号’是探索远地行星中跑的最远的一个,历经了两年的长途跋涉,‘新大陆号’行星级飞船更是跑到了木星轨道附近,这是人类首次抵达太阳系的中外层空间。(罗清那次不算)
而水星‘空泡’基地,历经了四年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类利用“万年炎帝号”和“万年风雪号”给水星‘空泡’运了一批通用型工业机器人。
尽管水星表面常常在 ‘空泡’,未来一定是人类在水星内部的温床。
更别说罗清还撕了一缕地球大气塞入到了‘空泡’里,圆圆的肥皂泡则组成薄膜堵住了空气从隧道里逸散,有[衍光剑]则持续不断的提供着光和热,再加上一部分从地球运来的土,已经有植物可以裸露在‘空泡’里生长了。
当然,这个生态系统还很脆弱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