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不想跟在天锦资本后面了
林浪没有去回应杨希对这件事的猜测,他现在只对汪胜楠有兴趣。
汪胜楠对于行业的预测,虽然不全对,但整体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ai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当使用ai的指令越来越完善,文娱方面,必然会大变天的。
即便再过几年,ai的应用,其实也不足以取代很多传统的文娱方式,因为生成的东西,不够好,而且使用成本很高。
但未来必然是实时性生成的,而视频生成属于一个阶段性的顶峰。
在林浪看来,哪怕过几年短剧市场会达到千亿甚至数千亿的规模,其实依旧不够。
因为短剧对很多人来说,仅仅是情绪的调动,根本达不到真正欣赏的地步。
任何短剧,都很难让人去看两遍,三遍。
但是许多经典电视剧,能让人看五遍,十遍……
能让人看很多遍的东西,必然是会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引发共鸣的。
短剧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区区几分钟就过去了那么多事,人的脑子都反应不过来。
只知道情绪被带动了一下,想要往后看完,但是看完后呢?
我看了什么?什么东西在我脑子里面过了一遍?算了,下一个更爽。
文娱的本质,本质也是在给大脑提供营养,这个营养是让大脑更舒服的。
站在生物学角度来看,就是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只是短剧不具备那种持续性。
有些小说,看一遍还能去看第二遍,甚至相关的同人文,都能看的津津有味。
有些影视剧无论看了多少遍,只要刷到了切片,依旧愿意停留,哪怕把台词都背下来了。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内容本身的质量好坏,短剧的质量再好,也达不到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步,因为短剧里面的故事是急促的,是不完整的。
任何一个好的文娱产品,必然能给观众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一个完整的剧情,会让人感觉到那个世界是真实的,是有血有肉的。
ai发展到阶段性的顶点之后,输出的文娱内容,必然是更加完善,更加有沉浸感。
这对算力的要求极高,对成本的要求也极高,对操作的要求更高。
只不过这样的一天,注定要来的很晚。
林浪重生的时候,也才刚刚有一个雏形。
那个时候,ai视频已经发展了好几年,全球算力相较于 。
文娱是大消费,林浪还是很重视的,也是他能够继续画大饼的关键之一。
汪胜楠既然对这方面有见解,就说明她有天赋,十年之后林浪的视野丢失,是可以找人接班的。
上电梯的时候,虽然林浪跟杨希手里都提着东西,可杨希还是伸手挽住了林浪的胳膊。
林浪看过来,杨希立马说道:“哥,给我同学看看,她家里人其实也不太能接受这些的……”
说这话的时候,杨希有些脸红。
“怎么?你想把她掰回来啊?”
“嗯,可以吗?哥你是不是有办法?需不需要我配合?”
“没办法……”
那玩意还能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