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
为了避免自己暴露,鹦鹉螺号自从下潜到现在,一直依靠声呐和海图来航行。
这个年代声呐其实性能挺糟糕的,而且潜艇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很少配备姆族声呐兵——金上将倒是有试过配备,结果一个航程下来姑娘们总是怀孕,靠岸就上岸结婚去了。
只有驱逐舰级别以上的舰船,才有空间安排专门的女性生活区。
所以潜艇这种最需要姆族声呐兵的舰艇,反而没有姆族。
鹦鹉螺号只能靠男性声呐兵的耳朵,还有海图,勉强摸进了扶桑整个阵型的中间。
艇长尼莫·布莱克曼少校其实不知道海面什么情况,声呐兵只告诉他,艇首前方有一艘大型舰船的螺旋桨噪音。
至于大型舰船是战列舰还是航母,那就不清楚了。
尼莫少校:“上浮到潜望镜深度。”
“潜望镜深度!”
伴随着水箱排水,能感觉到潜艇在缓慢上浮。
紧急上浮的时候会使用潜艇的水平舵抬起艇首,利用潜艇的动力加快上浮的过程。
但现在没这个必要。
动作大了还容易被敌人发现。
(此时鹦鹉螺号上无人知道鬼子反潜那么烂)
过了几分钟,首席军士长报告:“到达潜望镜深度。”
尼莫少校打开升起潜望镜的开关,指挥舱里最大的柱子便向上升起,露出潜望镜的目镜。
少校抓住帽子,把帽檐转到后脑勺方向,再拉下潜望镜两侧的把手,眼睛贴上目镜。
海面上竟然在下雨,整个视野都灰蒙蒙的,不断有雨点打在潜望镜的镜头上。
少校转动把手,让视野底部的方位刻度盘转到声呐手听到“大鱼”的方位,然后扶桑航母那特有的庞大身躯就进入视野。
尽管现在潜望镜是最小放大刻度,但航母的双层机库还是刷的一下占据了八分之一的画面。
“这么近!”尼莫少校立刻下令:“艇首鱼雷管1号2号准备!”
武器官看了眼鱼雷的状态,报告:“一二号鱼雷管待发状态!”
鱼雷管有三个状态,红灯代表鱼雷管空的,正在装填,黄灯亮代表鱼雷已经装填进去,随时可以输入深度和偏转角等参数。
尼莫少校把潜望镜十字线对准敌舰中间,随后低头翻看就放在潜望镜旁边架子上的敌舰识别手册:“推测敌舰为苍龙级航母!”(其实认错了,毕竟潜艇看不到航母飞行甲板上的识别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