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河潺潺,确乎不大,也难怪无名。
不过即使如此,也就够了。
唯一让杜鸢有些意外的就是,当他来到这儿时,明明已是深夜。
可却有好几个孩童在这儿。
今夜的京都对山上人而言,可能的确风雨过大,叫人惶惶不安。
但于平民百姓来说,始终被层层秘术蒙在鼓里的他们,倒是只觉一如既往。
如此可能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看见一个扶着剑的先生过来,几个孩子都齐齐停下手头动作,擦了擦脸上的淤泥,借着火光凑向杜鸢道:
“这位先生,您大晚上一个人来这儿干什么?”
这位先生并没有穿什么华贵衣裳,扶着的剑也锈迹斑斑,但就是看着叫人分外敞亮,十分舒心。
杜鸢好奇道:
“那几位小友又是在此间干什么呢?”
几个孩子纷纷举起手中蟹笼道:
“我们来抓螃蟹,先生您不知道,这个时辰最好抓螃蟹!每次过来,我们都能抓一笼子回去,能卖二三十文钱呢!”
笼子里的几只青褐色螃蟹,还在里面对着杜鸢张牙舞爪。
“那可是二三十文钱!”旁边一个羊角辫女孩跟着点头,小手比划着,“攒够了,就能送小猴子去读书啦!”
她侧身拽了拽身后的孩子,小猴子顿时红了脸,往后缩了缩,却还是小声补充:“李夫子说,读书能认好多字,还能知道河里的螃蟹从哪儿来.”
杜鸢闻言,握着剑柄的手轻轻一顿,他低头看向这群孩子。
虽是天下汇流的京都,可这些孩子,却并没有于京都相匹配的奢靡。反而人人粗衣,满是补丁。
夜色寒凉之下,都不自觉的靠着火把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