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原来从一开始就成不了啊(8k)

继而重回了人间。

——

而在杜鳶放心合眼的剎那,西南各家几乎瞬间雷动。

“大劫已散,正是此时!”

丰廉宗老祖鬚髮皆张,长袍下摆被周身暴涨的灵力鼓成猎猎风帆,右手捏诀时腰间玉磬自发鸣响,清越声浪中,他足尖点地化作一道青虹,所过之处云层被灵气撕开狭长裂口,直奔適才天幕倒扣之地而去。

“诸位道友,动手!別怕那横渡之人,他行將坐化,缓过来了也得差著一口气!”

贺天洞洞主大喝一声后,便一马当先而去,在他身后五连山,牛哭渊等势力近百余道身影应声而动。

其中有剑修出鞘长剑映得天光雪亮,杀意无穷。有丹修祭出的祖传宝丹,丹光如烈日,隨著一口吞入腹中,整个人亦是威势暴涨。有器修操控青铜鼎悬於半空,鼎口垂下的锁链搅动狂风不停。

数十道遁光交织成网,朝著杜鳶所在扑杀而去。

“好好好,蛰伏多日,就为此时!”

敷月山山主狂笑三声,双手拍向地面,裂开的石缝中窜出数条通体漆黑的玄铁锁链,锁链刚一升空便自动缠上身旁的巨树。

他借锁链拉扯之力腾空,肉身爆发的金色霞光震碎周身碎石,每一步踏在虚空都留下浅金色脚印,速度竟比寻常御剑修士还要快上三分。

“速战速决,莫要拖延,得手之后,各自逃难!”

仇家老祖也不耽误,跟著喝了一声后,便是周身浮现出数十道半透明的残影,每道残影都手持不同法器。

他真身藏在残影之中,脚下踩著淡蓝色的遁光符,符纸燃烧的青烟化作两只青鸟,牵引著他瞬间跨越数里距离,直追眾人而去。

这般声势浩大的动静,在西南各地几乎此起彼伏。凡人们抬头望见漫天遁光、听著锁链轰鸣与法器嗡颤,只当是仙人降世的异象,嚇得纷纷纳头便拜,额头磕在地上砰砰作响,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等阵仗,端的是声势滔天——所有人都亮了压箱底的底牌,半分不敢保留。可即便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同僚从各处赶来,遁光交织成网、从四面八方朝著同一处围剿而去,这些修士心头的压力却半点未减。

伏杀一位余位老祖,这等事放在从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若是有人敢把这话摆上檯面,怕是要被整个天下的修士当成笑话,笑个前仰后合。

可如今箭在弦上,已然容不得半分退缩,只能硬著头皮,朝著那处孤影扑去。

成则我幸,败则天命。

“杀——!”

隨著不知何人开口,赶赴天幕倒悬之地的西南各家亦是先后暴喝道:

“杀——!”

声浪层层叠叠,从数十道、上百道匯作一股震天彻地的洪流。那声音撞得云层翻涌,连下方凡人跪拜的地面,都跟著在微微震颤。

看著西南那般震天的动静。

其余各地的仙神们,先是一愣,隨后齐齐大惊失色。

“疯了!他们要截杀此等大能?”

“不怕被直接打死,难道还不怕道家祖庭斥问吗?”

“疯了,疯了!都疯了!”

凭西南这点人手,竟敢动一尊身持余位的道家老祖?

这话若是搁在半个时辰前说,谁听了都要笑他们不自量力。可片刻的惊诧过后,不少仙神的指尖开始微动,眼底翻涌起意动——西南这场大劫的起承转合,他们看得真切,自然知晓这群疯子敢动手的凭依。

不得不说,那真的很有希望!

只是短暂观望之后,他们便因为或是离西南太远,赶去时怕是早已尘埃落定;或是忌惮大修临死前的疯狂反扑,怕被波及丟了自家性命的几番权衡后,终究还是停在了原地。

毕竟不说那道爷,不还有一个应该已经横渡的大修吗?

纵然看西南之象,这位应当行將坐化,但二者相合之下,实难说是万全!

故而他们只將目光死死锁向西南方向,连呼吸都跟著那片天际的动静悬了起来——他们想看看这场豪赌般的疯狂之举,最后究竟是得偿所愿,还是万劫不復。

而在一上古大墓之中,居於侧宫的一座青铜棺槨抖动了片刻后,便是有一只枯瘦的手掌猛然推开棺盖,扒住边沿。

下一刻,棺中人扶著棺壁,缓缓走了出来。

不过一个呼吸的功夫,隨著他离开棺槨而逸散在空气中、早已凝练成液態的灵气,便如被无形引力拉扯,化作缕缕银线,尽数被他吸入鼻腔。

不止如此,大墓外上百里地界的灵气,竟也骤然紊乱起来:山林间草木上凝著的灵光、地底岩层中藏著的灵脉,全都顺著墓道狂涌而来,如百川归海般,悉数涌入他的体內。

隨著灵气的灌注,他原本乾瘦如柴、几乎只剩皮包骨的身躯,渐渐有了血色。

不过转瞬,他便从一副濒临腐朽的枯骨模样,变回了一个身形略有消瘦、但周身已隱隱透著磅礴生机的男子。

活动了几下身子后,这男子便跪在了主殿之前对著居於其中的正宫主人说道:

“主公,某家请赐翻天印!”

片刻的沉默后,正宫主人的声音悠悠响起:

“你要作甚?”

“某家欲替主公赶往西南,荡平宵小,以护道家祖庭与主公两家之好!只是群邪过眾,某家担忧心力不济,特请主公赐下翻天印震慑群邪!”

“呵呵。”殿內忽然传来一声低笑,笑意中藏著洞悉一切的通透,“说得倒是冠冕堂皇,可究竟是一心为公,还是公私各半?”

男人猛然低头:

“佛道二脉向来不和,某家確有私心在身!”

正宫大殿再度响起一道笑声,

“自封西天,確乎非寻常可比,去吧,去吧!”

下一刻,一枚黑金宝印便是自正宫大殿遁出,落在了男人身前。

拿起宝印恭敬行礼之后,男人便直奔西南而去。

——

深埋地下的青铜大殿之中,看清了西南之景后。

分立青铜巨门前的几座大殿先后响起几个声音:

“君上,西南诸家困於山中,已失全局之观,今竟妄图强撼道家巨擘。臣不才,愿请缨往西南一行,为君上维繫两脉情谊,不敢有失。”

“君上,西南之事,刻不容缓,末將请往西南,无须旁余,只消著末將领三千鱼龙卫便可!”

听著几个老臣先后开口,那青铜巨门后的昏沉声音却没有立即回答他们,他反倒是看向了始终一言不发的一座大殿问道:

“你为何不说话啊?”

那偏殿中人犹豫片刻,终是垂首开口:

“君上,臣以为,西南之事,要么便按兵不动;若要动,便需君上亲自前往!”

此言一出,其余几座偏殿內顿时炸开了锅,斥骂之声不绝:

“荒唐,天宪未解,便是你我都只能勉强挪动,何况君上?”

“西南不过一群宵小,那里需要君上如此大费周章而去?”

“你莫不是吃里爬外!”

青铜巨门后的声音却没有生气,那昏沉的声音只是好奇问道:

“何出此言啊?”

那人恭敬垂立道:

“西南群邪事小,可西南之旱既然牵动如此人物赶赴此间,且生生撬动大世,想来即使於道家祖庭而言,亦是重中之重。”

“故而臣断定,西南群邪决计成不了事,要么是这位道家大修持有万全之法,要么是早有旁余照应。无论何种,我等赶去,都是连个锦上添也不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