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对外胜利之后,当然是对内出重拳了!
崇祯三年,七月十八。
皇极殿里,天光还没大亮,烛火映着一张张兴奋的脸。
北京城里的鞭炮声,一阵阵、隐隐约约地传进来,搅得人心更热乎了。大捷,真正的大捷!多少年了,没这幺痛快过。
首辅黄立极站在文官最前面,脸上端着沉稳,可嘴角也忍不住往上翘。次辅施来凤捻着胡子,眼神溜着御座上的年轻皇帝。群辅孙承宗,腰板挺得直直的,老脸上泛着红光,他是知兵的,更晓得八里桥这一仗赢得有多提气。
本兵王在晋和身后的兵部侍郎杨嗣昌低声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轻松。户部尚书毕自严也松了口气,可一想到后续的赏赐和粮饷,眉头又习惯性地皱了起来。礼部尚书来宗道侧后方,站着侍郎钱谦益和徐光启,钱谦益一脸与有荣焉的模样,徐光启则目光深沉,不知在想什幺。
勋贵班列里,定国公微微颔首,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武清侯李诚铭兼着宗人府丞,脸上笑开了花。他旁边站着秦王朱存枢,这位如今是宗人府宗正,胖胖的脸上也满是红光。
最近变得「又忠又贤」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这会儿也是一脸喜色——这下,皇上稳了,他也就稳了!
衍圣公孔胤植站在靠前的位置,他如今还兼着北直隶厘金总局的差事,心里正盘算着这厘金看来真是条财路。
「万岁爷升座——」内侍一声长呼。
崇祯皇帝穿着朝服,一步步走上御阶,坐定。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黑压压的人群。
「陛下神武!一扫妖氛.」
因为刚刚打了胜仗,底下人山呼的词儿都不一样了。
「众卿平身。」
声音清朗,听不出太多喜怒。
惯例的礼仪过后,没等崇祯开口,就有科道官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扑通跪倒,声音激动得发颤:
「陛下!八里桥大捷,王师破贼,建奴狼狈北窜,此乃上天庇佑,陛下圣明!臣以为,当趁此大胜之威,敕令卢象升、孙祖寿乘胜追击,出关收复辽沈,犁庭扫穴,正在此时!」
这一下像是捅了马蜂窝。
「臣附议!」
「陛下,机不可失啊!」
「当命东江镇毛文龙、关宁军并进,三路合围,可竟全功!」
请战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个个脸红脖子粗,仿佛黄台吉的人头已是囊中之物。连一些部院大臣也微微颔首,觉得是该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