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八里桥血战(下) 天命变(今天第二

令旗挥动。预置在通惠河南岸木栅后的20门将军炮再次咆哮起来,霰弹像冰雹一样砸向了河心。正在涉渡的后金兵成片地倒在了血水里,河水迅速地被染红了。

李长根扭头看向桥面,烟还浓着,但鞑子明显乱了。他心一横,从土台后站了起来。「骑兵队!」他的声音嘶哑着,「跟老子冲过桥去!趁乱把桥北头给老子夺下来!」

他亲自翻上了马,抽出了腰刀:「弟兄们,杀奴建功,就在今日!随我冲!」

明军骑兵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向了硝烟弥漫的八里桥。

这个时候桥面上的能见度很低。被南风吹来的浓烈的硝烟混合着桥上的血腥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明军骑兵刚冲上桥面,就与试图对桥上挨了炮轰的八旗兵进行救援,或是想要抢回同袍尸体的后金精锐撞了个正着!

双方在狭窄的桥面上挤成了一团,根本施展不开。战马惊恐地嘶鸣着,士兵们挤在一起,用马刀、长枪、狼牙棒互相砍杀着。刀锋砍在铁甲上迸出着火星,惨叫声、兵刃碰撞声、垂死者的哀嚎声响成了一片。不断有人被挤下桥梁,掉进了下面的通惠河。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技巧,纯粹是意志和血肉的消耗。

李长根身先士卒,刀法狠辣,连续劈翻了两个敌人,硬是带着精锐家丁在尸山血海中杀开了一条血路,冲到了桥北头!

「站稳脚跟,不许后退长枪兵、火铳兵快跟上来!」他一边格挡着敌人的攻击,一边大吼着。

后续的明军步兵源源不断地通过石桥,在桥北岸迅速地展开,结成了阵势。

黄台吉在西岸的高坡上,眼睁睁地看着明军竟然敢过桥反击,还站稳了脚跟,惊怒交加。

「反了!反了!给孤把他们压回去!把桥夺回来!」他随即投入了最精锐的巴牙喇护军。

双方在桥北岸狭小的地域内展开了更惨烈的争夺。明军凭藉刚刚建立的阵线和后续的支援,死战不退;后金军凭藉个人的悍勇,疯狂地反扑。战线如同拉锯,反复易手,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李长根知道,光靠他这里,很难彻底击溃敌人。但他成功地将黄台吉的主力牢牢地吸在了桥头,为整个战局创造了决定性的战机。

他顶住了压力,死死地钉在了北岸,更北面的老上司孙祖寿就有机会了!

……

北面十里外,北运河的拐弯处,水声哗哗地响着。

孙祖寿立马在岸边,花白的胡子被风吹得乱乱地飘着。南边八里桥方向的炮声一阵紧过一阵,闷雷似的滚过来。对岸,科尔沁蒙古骑兵的阵线开始了骚动,马匹不安地刨着蹄子。

「军门,卢抚台那边动上手了!」副将指着南边喊道。

孙祖寿没回头,眼睛死死地盯着对岸。「听见了。」他的声音沙哑,「咱们也别干看着了。炮队先轰,压住阵脚。步卒准备下水.渡河!」

令旗挥动。蓟镇炮队的几十门佛郎机炮和将军炮响了,实心的铁球呼啸着砸向对岸。炮弹落在了蒙古军的阵中,溅起了泥土和碎肉,引起了一片混乱。

早就候着的步兵们发一声喊,扛着连夜赶制的木筏,深一脚浅一脚地冲下了河滩。

对岸的箭矢嗖嗖地落下,不断有人中箭倒地。血水很快染红了河滩。木筏在河里摇晃着,士兵们用藤牌护着身子,拼命地划水。

付出了几十条人命的代价后,先头部队总算爬上了南岸的泥滩。人还没站稳,科尔沁的骑兵就冲了过来。

「结阵!快结阵!」带队的把总嗓子都喊哑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