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皇儿,快快长大……」他低声呢喃,仿佛寻常人家的父亲。婴孩似乎对父亲戳他两下有点不满,眉头一皱,小眼睛一瞪,有点不满意地看着他爹。而崇祯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连日来的殚精竭虑,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慰藉。
正当这温情脉脉之时,司礼监秉笔太监徐应元轻手轻脚地进来,躬身低声道:「皇爷,宣大总督孙传庭六百里加急捷报到了。」
崇祯闻言,眼神倏然一清,将怀中婴孩交还给侍立一旁的奶娘,示意其先退下。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恢复了一国之君的威仪,接过军报,迅速展阅。
片刻后,他脸上笑意更盛:「好!孙白谷打得好!桑干河畔力挫虏锋,阵斩真奴颇众,连白甲兵亦损伤不少,逼得黄台吉退守筑垒!如此一来,镇海堡之围自解,袁崇焕已护着苏泰安然撤至大同。如今只待虎墩兔汗的遗腹子降生,插汉部便又有主心骨了。」
「好一个孙白谷!」崇祯放下军报,对徐应元道,「传旨,赐孙传庭斗牛服一袭,赏银三千两!大同、宣府有功将士,一并行赏论功!」
心情大悦之下,他即对左右道:「去,传黄立极、孙承宗、王在晋、毕自严、杨嗣昌几位先生至干清宫议事。」
不多时,几位重臣奉召而至。进入暖阁,先向皇帝道贺,恭祝皇子诞生,国本有继。
崇祯笑着让他们免礼赐座:「今日请先生们来,一是同喜佳讯,二是有军国要事相商。」
他命徐应元将孙传庭的捷报传示众臣。
几位老臣阅毕,亦都面露欣慰。王在晋捻须道:「孙白谷此番稳扎稳打,挫敌锋芒,大涨我军威风啊!」
孙承宗亦点头称是:「虏酋顿兵坚城之下,锐气已堕,师老兵疲,正是我军伺机进取之时。」
阁内一时洋溢着乐观气氛,皆以为宣大战线已然稳固,黄台吉此番入寇已难有作为。
崇祯静听众人议论,待气氛稍缓,才缓缓开口:「诸位先生所言甚是。孙传庭确乃干城之器,稳住了宣大局面。然则……」
他站起身,踱至悬挂的巨幅九边地图前,目光从宣大移开,投向了遥远的辽东之地。
「黄台吉此番几乎是倾国而来,其老巢沈阳、辽阳,必然守备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