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卫东也满意的笑起来:“嗯,只要能搬到沙田,我会出资搭建从电视台到hk电台的光纤线路,真正体现出哪怕有地理距离也不会影响到的网际网路威力。”
狄坤的整个人都仿佛燃烧起来:“你知道怎么把光纤用在电视產业上吗?”
让卫东其实是不懂的:“以前肯定有顾虑,当我们把这么大的电视台搬迁到十几公里外,之前只要把录像带送到电台播出就行,隔壁审批跑个文件也很简单,物理上的距离怎么办,有了光纤就能把无纸化办公联繫起来……”
最后这句是没错的。
但整个电视台的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想听懂,无纸化是什么意思,录像带怎么用什么光送?
完全摸不著头脑啊。
这位后来获得炸药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瞬间被这个描绘的前景吸引进去:“录像带是磁电信號转数位讯號吗,你那边的研究已经进展到这个地步了?无纸化办公,哈哈哈,这个形容很美妙,我很期待,对,这就是光纤投入应用后最显而易见的商业场景,果然是能够推动苹果电脑商业应用的高手,我代表中文大学欢迎你的参与!”
他是个科学家。
就像今年六月前,音效卡都还是个有人在研究,有人在琢磨,没有推出市场化的新鲜玩意儿。
研究室完成的东西到上市,再到市场上能被接受畅销,最后占据市场主流成为標准,这有可能是几十年的巨大鸿沟!
总体来说旗就是前沿研发还行,但出了实验室落地就比较差。
东瀛几乎所有电子產品,都来自於从旗淘到的原始技术,然后很精妙的捏把出来落地。
譬如这个光纤,让卫东真不懂录像带要能在网络上传输,还得有个磁转电的过程,这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个巨大难点。
他只知道后来一台手机都能疯狂无线传输视频。
但他给狄坤描绘了个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场景,无纸化办公。
光纤之父能手搓光纤,对玻璃纤维疲劳强度进行研究。
对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信號在无须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经歷过后来特高压变电技术的网友就大概能听懂。
普通电缆里面,哪怕是数据线也要有点电压才能让电流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