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要下海先憋气

第 要下海先憋气

没错,连国远集团都闻讯赶过来旁听。

就知道让卫东那张“国内销售、外贸、汽车、电脑、电器、服装、半导体、酒店、房地产建设、商场超市、体育,码头船舶”,十二大门类的就业指导表,传播有多广了。

这位也就四十来岁的领导,还在现场做起了招聘广告:“我们是个年轻的单位, ,卫东同志说得很对,我们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但这都不会影响我们朝着世界各地坚定发展的脚步,所以我们也需要年轻的战士们来加入!”

的确是真有点双向招聘会的味道了。

让卫东连忙鼓掌感谢。

他自己的队伍能招多少人,还得靠众人拾柴火焰高。

而且这种展开十多个门类的招聘,连他自己说来都倏然而惊,卧槽,老子覆盖了这么多门类,还不会让人觉得是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吗?

他只是为了这么多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不得不展现出来招揽承担。

现在有国远参与分担,肯定是求之不得。

“是是是,因为我想着平京没靠海边,这船舶类的工作名额就交给一些相关院校发展……”

全场都在伍曦他们带领下起哄。

之前绝对看不到这种放松欢快的自由气氛。

热血又阳光才是青春啊。

让卫东也笑:“我之前不是谈过,我是一辆东风走天下,半年时间开着运输到华东地区,再到平京,又从西北路线回蜀川,很兴奋、见识很多,但如果真上班让你天天、年年都这么在公路上跑,很累很辛苦,很多长途车司机都有胃溃疡、胃下垂,路况条件不好,安全因素很多,现在我们拥有五十多辆运输车队在南北两条线路上奔波,直到我们两年前偶然接触到船运……”

尤启立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才算理解到让卫东是怎么把他如同鸡肋的船队,变成参天大树的。

“如果大家把长江理解成一条宽阔的公路就明白了,这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效率的水运系统,江州为起点,沪海为终点,单凭长江就能覆盖半个多国家面积,水运成本是所有运输方式里面最低的,我们能沿途卸货完成所有运输货物,可直到去年,我们抵达沿途各省都还是用人力跳板,上船肩挑背扛,这跟一百年前的运输方式没有什么不同,最多把木船换成了钢铁货驳而已。”

大学生们鸦雀无声,眼神里肯定带满了思索。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