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信息流通极其狭窄的八十年代,联播新闻可以说是全国有脑子的聪明人能判断整个局势的唯一渠道,报纸都没这么强的时效性。
从万商贸易行起,坐在屋檐下的背夫就非常熟悉尤启立的作风。
再忙再乱,他也一定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这。
包括他被抓那次都是这个时间点。
伍曦没太注意这个头髮稀疏的中年男人,看著就像让卫东的办公室主任,抱个硕大的风琴包。
关注罕见露出青年调皮劲儿的让卫东:“在你眼里,大学生比刚才那些个还重要?”
平京这类直属单位就没有低配,主管部门更直接跳过市省级范畴。
让卫东也是稍微喝了点:“嗯,这些都是体制內的按部就班,能把份內事做好就不错了,不指望也不可能有什么破天荒的成就,真雄才大略就不会盯著要我做了,他们不会吗,不过是盘算权衡好了利弊,选择最保险最大化的平衡点唄。”
伍曦笑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玛德,这车比 !”
让卫东哈哈乐:“这时候知道我开车技术好了吧,嗯,大学生就像是从合资厂出来的越野车,底子已经摆在那了,热情又有衝劲,一切皆有可能,你说我是寧愿开辆切诺基,还是开这车?”
伍曦的感受还是和普通人不一样:“我说呀,还是你眼光非凡,现在別人都在向市区向城里跑,只有你是朝著郊外去,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可不就出挑了。”
八七年啊,所有乡下人都想农转非,当时商州的卫生巾厂招工不就跟疯了似的。
上山下乡的知青已经中年了,更是拼命想回到城里。
等工业化进程拉开,更是城镇化大潮,全都朝著城里挤。
让卫东这会儿主动朝著郊区发展的身影的確独特。
后面盯著电视的尤启立听到京片子终於抬头关注了下。
还想说什么,几公里过来已经到了,只是刚拐过汽车厂夜市、高层宿舍楼,张嘴要调侃这楼呢,就看见眼前一片片的年轻人,干劲十足的蹬著自行车过去!
明摆著就是朝原卫生巾厂那边去。
连这里入夜已经开始热闹繁华起来的夜市、整洁大方的合资车厂大门都一掠而过。
“臥槽,不是吧,这么多人?!”让卫东也看见了。
路面都挤满了身影。
上千是肯定,而且这都是室內挤不下才站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