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卫东却无所谓:“多大个能力,集装箱船的技术含量也没那么高,不要动不动就觉得是工业皇冠上明珠,那都是为了卖高价的吹牛逼,有本事去搞到技术,找内地船舶厂给你生产,我保证成本还能打下来一截,这台岸机的思路我觉得就非常好。”
明显能看到又有人对这个思路动心。
光是台岸机就看得出来,七八百万美元的机械设备,关键部件、所有架构方案都是国外成熟进口,但国内做出来就打对折。
造船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已经不愿吃这种苦,所以把产能塞给了日韩。
如果能在内地展开这种国际造船业务,似乎真的有搞头。
有人想建码头稳稳收租,有人就想拥有大船放租,自然也会有人想造船赚钱了。
这时,站在航母上也能看见不远处的码头上岸桥开始娴熟的吊起箱体转运,很快黑珍珠电话拨打过来:“老细,没问题,他们这种岸桥的质量确实没问题,我们再申请驻扎两天深入了解情况。”
李半城就又抢先下定决心:“十台,现在就签约下单十台岸桥,用于hk国际集装箱码头,然后明年再订十台给初步完成的东区港码头……”
实际上一座成熟的大型集装箱码头有几十台岸桥,才能同时满足多条货轮装卸工作。
一排岸桥围在一条巨型货轮边的样子,就跟手术台似的。
hk目前的国际集装箱码头主要就是李半城的产业,岸桥都有很大缺口。
其他人一听,连忙纷纷下单履约。
让卫东连忙叫秦羽烨把预先准备的草签合同拿过来给老板们签署。
自己转头对李半城也是这样正面回应:“我推荐陈文亮造大型集装箱船,是基于我对内地市场和经济发展形势的看法,由内地朝着北美、欧洲长途运输集装箱的需求将会激增,如果三五年这个需求点到来后,才手忙脚乱的开始造船改进型号,没准儿这市场就被人抢走了,上个月我也在沪海了很多时间陪同专家递交了关于深水港远洋码头的选址方案,这就是个最明显的信号。”
其他人都聚在旁边竖耳朵。
在这个没有互联网随时传播海量信息的时代,李半城听见这也吃惊了下:“沪海很有魄力啊。”
让卫东点头:“沪海的确拥有连接长江航运转口全球的优势,但我想鹏圳、hk才是整个粤东地区的出口港,包括这次邀请体育品牌北上了解工业园区,也是希望他们能建厂代工,越多这样的厂家来珠三角建厂生产,就有越多的出口贸易货品。”
李半城慢慢点头。
他是不会推动制造业的,曾经以塑料厂起家的他,深知制造业的艰辛薄利,尤其出口贸易,稍有利率波动就会赔得底儿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