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这几大类,就足够大家扑进系统化的工程里。
其实已经有人从中找到了感觉,就是隨著大团队做过这类东西,然后就能自己琢磨著做些一直心心念念的小软体。
实在是这会儿的所有的程序都说不上多复杂。
內存和存储空间就那么点。
什么图书管理软体,诗词歌赋软体,工程製图软体,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能几条枪就捣鼓出来看看效果。
让卫东都笑眯眯的几十、几百到几千收了,说回头拿去给外国工程师看看。
於是大家又儘量做英文版,方便老外看。
总之从让卫东回来,就把整个电子大厦的气氛拉起来了。
硬体不用拉,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著鹏圳那边的晶圆厂、封装厂,期待完工投產后能够去看看。
很多人隱姓埋名这些年都是在钻研相关项目,能看到最先进的產线引进国內,都很期待。
不过几天后关於黑珍珠的信息匯总起来,闽建已经在搞了。
那边是侨乡,更是和右岸隔海相望,有各种渠道接触新鲜物件,尤其是能从右岸到东瀛搞到很多主晶片。
半导体器件厂、无线电元件厂、电子仪器厂扎堆儿建立。
再结合高校无线电系的科研实力,这两年已经扩展出各种一拖几的无绳电话,大功率话机。
只要有台座机线,甚至能拖八九台子机,这种子机在相互间又能“免费”呼叫通话,就是个让卫东知道的集群对讲机系统。
保安队必备品啊。
就像他说的那样,让卫东立刻取消想在这上面发力的思路,只派人去大量订购。
一套上千到好几千也订了成百套,算是支持这些先发厂家的努力。
但不跟他们爭抢市场,还要帮著观察市场政策,毕竟这玩意儿是触规的,需要必要时候在上面说话。
自家还是专注在计算机上发展。
既然新的 。
学校用的、单位用的,家用的,尤其是专注到银行系统、税务財会系统的电脑,从硬体到软体的配套都要区分出来。
到八月底,全国相关计算机研究所各单位已经有两百多名专家技术人员匯集到鹏圳西区码头。
如饥似渴的参与抵达的晶圆厂设备安装组线调试。
当然在西山產业群的主导下,全都换了最普通的技术人员工装混在里面,问就是让总安排的本地工程师团队,未来招募技术工人也要从现在做储备。
林望復在电话里確认后,其实是很感激这么多专业人手来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