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我不爱赚钱,我赚未来

第 我不爱赚钱,我赚未来

本来主持现场预售工作的池世明不得不举起电喇叭强调,只要顺利开工,后面还会持续尽快追加住宅楼建设销售。

在场没有拿到订单的,可以提前作为第三次商品房销售优先排队。

都压不住这些本地有头有面的人物发出杂音。

他们还是有种理所当然的心态,或者说放不下面子,不想一大早天不亮就来排队挤得浑身是汗。

更觉得这是市里面出台停止福利分房后,倾斜给他们的选择。

怎么都应该没人跟他们争。

就总有人吃大锅饭习惯了摆面前,现在没抢到还怪分得不均匀。

建筑、规划专家正陪着让卫东站二楼窗边观察热火朝天的“开盘”盛况。

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未来可能会进入一个超级黄金期表示非常乐观。

并且积极表达了希望追随让卫东来展开工作的态度。

很简单,让卫东这边是按照“市场价”来给他们提供机会。

虽然他也不知道该给多少,但一个项目拿万儿八千总是应该的吧。

这价格放到后来简直就不可思议。

建筑造价的百分之三到五,算是比较正常的设计环节报价。

可对比这会儿跟着国资的房地产建设开发公司,建筑、规划单位出人手,那就是拿四五十块级别的工资补贴或者奖金。

一个项目做下来分几十百把块的制图费都不错了。

完全没有市场化接轨。

所以跟着民营地产商,尤其是目前还一枝独秀,拥有两块巨大项目的民营地产商,已经觉得是满嘴油了。

于是当然知无不言:“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城区规划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让卫东都是搞这个小街区建设到现在这地步,才明白这个道理:

每搞定开发一片新的街区,政府或者说城市开发有限公司是要同步掏钱的。

地产商、建筑方,只管划拨给地块里面建设,周边公共区域全都还是政府来掏钱。

道路得延伸到建筑周围,水电气管道、生活污水排放、垃圾清理、治安巡防、绿化清洁,甚至包括公共交通出行等等等,所有都得由政府来承担。

这些都是城市城镇化的开发成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