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我真的只是为了救主公

可让卫东舍不得看那些大妈拼命改善了收入,又被砍半。

如果说之前他砍大学生的销售提成,还能说是局部调整试验,反正只有几个人,不干就滚蛋。

这里已经迅速上升到几百人的规模。亲眼看着这么多跟他和董雪莹本来一样的底层,欢天喜地的有了高收入。

自己又没亏,就干不出这种没皮燕子的事。

本来这就属于商品经济流通下的收益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工资架构。

是改革开放必然带来的冲击。

是靠机器省了大部分生产环节的成本,本来给到资本家或者国家的丰厚利润,都被让卫东下发了。

怪不得国家都要搞双轨制。

自家做起来才知道,这套工资体系很容易被击穿。

于是不得不限制每人每天只能工作八小时,而且每周休息两天。

这么高的工资,就不要这么拼,大家要懂得照顾家庭,陪伴家庭,享受生活。

让卫东想出这些词儿的时候,都在疑惑,老子是带领大家提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吗?

大家还是高兴的。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可让卫东就心慌了。

他来商州,也是想观察下找个对策。

因为如果仅仅是个小商人这么干,可能在江州顶破天也就日产十万包的量,多了卖不出去,也不至于肥成怎样。

偏生让卫东一开始就奔着全国市场,还琢磨要去砖儿台打广告。

这数量就惊人了。

工人在无限扩张,都还有干不完的活儿。

狂暴提速不是开玩笑。

现在校办厂那几台没拆,新厂房已经增加到四十四台机器,还在以每天新增两三台的速度,稳定持续的扩大!

江大机电系已经单独又搞了个小校办机械厂。

就是专门给卫生巾厂做这个设备,据说已经是江大最富的专业。

目前日产十五万包的产能,就是几百名女工坐在巨大的“消毒车间”手搓装袋。

沈翠月已经在说周围的妇女被吸光了,开始出现很多周边要坐公交车来上班的情况,食堂最多能承受千人规模,厕所不够用,还有就是……

现在妇女扎堆的厂里已经暴露出来卫生巾最大的后遗症:

被当成草纸一样的废弃垃圾到处扔。

实际上这玩意儿不是草纸那类可以降解的东西,哪怕不讲环保问题,看着也很糟糕。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