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出资垫本的若是由把头发起,分配的时候,把头极其亲近的人往往会多分,其他人会少分一些。
相应的,这样的队伍,凝聚力会稍差一些。
若是来的一帮人共同出资垫本,大家淘到的金子是平分,那么这样的队伍,会非常团结,要是碰到被人抢占矿点什么的,一帮子人那是敢打敢拼的。
这样的队伍,往往会比较难缠。
对周景明而言,潜在的威胁也会更大一些。
既然这些人不是共同出资,那就好办多了,周景明想了想:“往上游,有一个不错的矿点……这样,你们看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借用一句话,远来是客,咱们也别急着现在就去看,要不,就在我们矿点上住一晚,明天一早再领你们去看,看到具体情况,咱们再来说钱的事儿。”
那中年抬头看看天色,点头答应了下来。
转眼,到了傍晚吃饭的时候。
周景明在跟李洪喝酒的时候,特意跟他多聊了聊,知道他们确实是父子俩,父亲名叫李洪,儿子叫李爱明,干了三四年的老淘金客了。
不过,他们没在阿勒泰这边淘金,而是一直在藏北一个叫班公错的地方,那里是怒江结合带,自古就是重要的产金地。
真正让周景明意外的是,这两人是蜀地青川的,算是老乡。
青川那地方,周景明上辈子到过,那地方出现淘金客,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因为在青川境内的白龙江流域,在八零年之前,就已经有淘金客。
只是前些年大环境不允许,不少人属于零敲碎打,直到改革开放,淘金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真正火爆起来,是在九五年左右,那时候要建重点能源项目,是一个水电站,青川要对当地水库淹没区的金矿资源进行为期两年的抢挖,也正是因此,真正掀起那地方的采金狂潮。
那段河谷,淘金的人多达两三万人,有人以“百里江面不夜地,千车万人淘金来”形容当时的场景。
和后期阿勒泰的管理方式差不多,青川所属的葭萌县成立了黄金管理局,并组建黄金管理指挥部,进行统一管理。
除了主矿白水金矿属于国营单位,周边区域的零星金矿资源,可以由个体或合伙进行开采,但需要获得开采许可证。
在两年的抢挖期,发放的证件有好几百个。
而最火爆的地方是在沙洲大湾村一带,当时人称金河坝,每天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凡是有名的“红窝子”,哪怕是早就禁枪的年头,哪些红窝子,大多有各式枪支和弹药防护,上边收缴一批,要不了几天又发现一批。
所谓红窝子,就是出金率比较高的矿井。
只要有人淘金的地方,就有属于淘金人更为凶险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