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兰一直很好奇,周景明到底要干什么,问了以后得知是准备提炼水银,她对水银的了解,大概就是发烧的时候用来量体温的温度计里那一丁点东西,周景明倒是想跟她解释,说了半天,还是一脸莫名其妙,最后干脆让她等着看得了。
这样从岩层里挖掘矿料淘洗出的辰砂通常被叫做岩砂,在山沟溪流中淘取的辰砂被叫做河砂,而在岩洞地下河流中淘取的辰砂则被叫做洞砂。
周景明只是将那些矿料砸出来以后,装入袋子,提到地窝子边放着。
他第二天早上开着多日未曾动过的拖拉机,往铁买克去了一趟。
隔天傍晚,周景明回来,除了带回来不少洋葱、白菜、洋芋外,还带了两口铁锅、一根薄铁管和两个坛子回来。
第二天早上上工,苏秀兰完成人员登记后,他领着苏秀兰在矿点上选了一个比较平整的地方,开始提炼水银。
两口铁锅,一大一小,其中小的那个铁锅被他在底部敲了个洞。
两人到稍远的杨树林边,挖了个土灶,大铁锅架在土灶上,装上矿料,小铁锅扣在上面,将矿料罩住,为防止边缘漏气,用稀泥厚厚糊了一层封住。
然后,周景明将那根弯曲好的铁管插入小锅底部的洞口,用泥封住,另一端被他插入坛子,坛子里装冷水,口沿一样用泥封住,然后两人将灶火点燃,大火烧矿。
达到一定温度时,矿料中的硫化汞受热,就会转变成汞蒸汽,顺着铁管导入坛子中,遇冷凝固,就成了水银。
炼一锅矿料,也就大概一炷香的时间。
等到第一锅差不多时候,周景明撤了火,稍微等了一会儿,才打开坛子的封口,看到坛底那些泛着银光的金属液体时,心里挺满意。
这矿料比他预料的,品位还要高一些。
苏秀兰也凑过去看,见到那些水银的时候,觉得神奇无比。
她看着周景明的眼神,变得越发崇拜。
既然效果不错,接下来如法炮制就行,将那些矿料换上新的,封口后继续大火提炼。
足足了两天的时间,周景明收集了两罐头瓶的水银。
为防止蒸发消散,分装在三个罐头瓶里,用水封着,放入地窝子。
隔天下午,刘老头从河谷下游回来,带回来一只狍子。
这只狍子不算大,估摸着也就四十来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