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打一炮换个地儿

第 打一炮换个地儿

事情商量妥当,孙姓中年跟着离开,说是去拿钱。

倒也没多长时间,他用袋子提着些钱过来。

他亲自上手,自然也不需要中间人。

房间里就只有他和周景明两人。

周景明将带来的岩金用天平称量的时候还在想,得想办法将把岩金进一步提纯。

说实话,去哈依尔特斯河上游进去洗洞,弄到的这些金子,其实挺费劲,主要是在矿石的研磨上费劲,硬生生用锤子将矿石砸成细末进行淘洗,这样的做法,费时费力,而且弄得很粗糙,那些淘洗后扔掉的废渣里,还含有不少金子,浪费不小。

并且,这些金子成色不好,若是进一步提纯,纯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多,那一克的价格就能按照现在的四十八块钱来卖。

现在打了七折,变成三十三块六一克,让这些金子所卖的的钱少了不少。

但现在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来进行纯度检测,只能按呈现出的成色来定价。

金子的成色,一说是七青八黄九赤,但还有一说是七青八黄九紫十赤,四六不呈金,后面这个说法,更为贴合实际。

七青是指含金占七成的黄金呈现的颜色为青黄色,八黄是指含金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黄金呈现的颜色为黄色。

以此类推,含金达到九成的是金子呈现出的是紫黄色;最纯的金子则呈现出赤黄色,也被叫做赤黄金。

而成色低于六成的黄金,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已不是金子所具备的颜色了,六成以下的黄金为白中微黄色,四成以下的黄金颜色完全泛白。

这两种说法,前者多流行于淘金河谷的淘金客之间。

后者,则是金贩子常用的分辨方式。

说白了,一个是想着尽可能将自己淘到的金子尽可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当然是把金子往好了说,忽略了九紫一说。

而另一个则是想着尽可能将收购金子的价格压低,分辨得更仔细,多强调九紫一说。

当然了,河谷中淘到的金子,成色要比岩金高得多也是事实,不同河段淘到的金子,成色也有偏差。

买卖的时候,确实得细细分辨。

想要将金子进一步提纯,暂时弄不到那些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就数水银最方便。

别人可能需要去买,但周景明完全可以就地取材。

他寻思着,等哈熊沟的事情正式运转起来,得抽时间,去寻一些汞矿回来,提炼些水银存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