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个识趣的都没有
当初进行地质勘探的时候,验沙初步断定,这矿点上的品位只是五,但从这段时间的收获来看,实际的品位能达到十左右。
毕竟,验沙的时候,取的只是表层的含金泥沙。
做勘探的,都知道底层的泥沙含金品位更高。
当时检测出这个数据的时候,一众人都很欣喜,以为能作为一个大矿点上报。
结果,矿带范围测算后,预估出金就只是四百多公斤的样子,而且在河道里很分散,终究不具备设置矿点,进驻大量人员、机械进行开采。
在这种连路都不通的地方,为了这点金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值当。
那四百多公斤的矿带含金量,也只是预估。
真实的情况,大多要比预估的要多得多。
当然,也会出现比预估少的情况。
就凭借老三样手工勘验,得出的数据又能准到哪里去,更多是凭借经验判断。
那些柴油,又坚持用了十天的时间,在进入九月的时候,终于消耗殆尽。
柴油机被周景明让人抬回地窝子搁置。
主要是,从哈熊沟到铁买克买物资,太耗时耗力,往返一趟,得折腾五六天的时间。
马上进入十月,天气阴冷下来,就到了结束今年淘金的日子,周景明懒得再折腾。
当然,他也存了不想让大家伙出去的想法。
为了买柴油,人去少了,弄不回来多少,用不了多长时间,人去多了,人多口杂。
他不想现在只独此一家的河谷里,呼啦啦地来上一帮又一帮的人,影响到来年的计划。
尽管用上柴油机的效率要高不少,他也决定就这么做。
只是,孙成贵等人的到手的金子,由每天的七八克,又变成了四五克。
山里白天的气温还是那么火热,但到了晚上,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冷凉了。
最直观的是,山里那些落叶树木,叶片颜色在开始变黄、变红,变得五彩斑斓。
气温在明显下降,白天的时间也在快速缩短。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嫌弃每天到手的金子量越来越少,但很快,在早上的时候起来,发现外面开始有清霜,呼出的气有了形状,又开始有人寻思着,什么时候该回去了。
所以,也就没有多少怨言,只是在耐着性子地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