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新的古今之争

合并后的古文尚书足足有五十八篇。

伏家和孔家重新解读后的《今文尚书》只有二十八篇,但无所谓了,反正都是他们两家说了算,别人也看不懂。

其实秦代统一文字为秦小篆后,这么多年下来,孔、伏两家自己也未必看得懂古文尚书的蝌蚪文……

而这种妥协更多的还是孔家占了便宜,因为伏家原本已经垄断释经权了,如果当时伏家非要说孔家那部是假货,其实人们也只能认了。

毕竟没人能看懂……

只是伏家要避免争议,一起合作才是有利的,把孔家拉到一条船上,伏家才会更稳。

为了加深合作,孔家便把《诗》的解读权也分给了伏家,算是做了笔公平交易,也就是两家共同解读《诗》和《书》。

于是,伏家从光武时期的伏湛那辈起,又有了《诗经》的解读权。

自此之后,孔、伏两家代代皆是帝师,两家也一直都是坚定的盟友,也都是坚定的古文派。

当然,古文派并不是要维护经书的原始意义,而是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进行“灵活解读”。

文化人的事儿嘛,就是这样的。

而现在,刘备要印制典籍广发天下……最担心的肯定就是孔家、伏家这种古文经学的解读者了。

这是一场新的古今之争。

因为刘备印书肯定是印今文的——蝌蚪文根本看不懂,印出去谁看啊?

眼下刘华带着伏德想接印书的活儿,而且是趁着刘备不在直接请求刘协……

还好,刘协眼下还小,还不明白经书之争的实际意义,对这事确实不懂:“姑母有心文教,当是好事。但右将军要赠书于青州学子,那是右将军的私事,用的也都是右将军的钱粮……朕不懂此事,也没过问此事。”

左沅和简雍在旁边同时松了口气——刘协这孩子还是淳朴的,不懂就是不懂,只知道的是刘备的钱……

“陛下,我等本就是为给小女筹办嫁妆,当然无需右将军出钱粮。我家中颇有资财,足可拓印百万典籍,只需借右将军府上印书之技罢了。”

刘华看起来不是那么好打发的:“皆是为天下文教,想来左夫人应该不会吝啬区区小技吧?”

听得此言,左沅心里警钟大作。

刘华要站在“为了天子”的道德高地,来索要印刷技术,并且试图接管印书之事……

这年头的技术可没有专利保护,刘华是长公主,寻的理由又是为天子出力,这还真就难办。

“沅出身卑微,一直也不过只是乡野村妇罢了,不懂什么书啊技的……外子要做什么事沅也不明白。”

左沅开始装傻充愣:“但沅知道,外子向来不喜旁人插手他的安排……沅怕外子发怒,此事该也不急,不如等外子回来再议吧?”

“唉……本只想为陛下尽些薄力……”

刘华叹了口气,满脸关切的对刘协说着:“若大小事皆只以右将军一言而决,那陛下又为何在此呢……”

刘协眼里渐渐有了些阴霾。

貂蝉看着刘华,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

琅琊。

刘备的部队已在开阳汇合。

刚到开阳,刘备就得到了有人传来的求援消息:“右将军,广陵太守张超正在攻打海西,糜都尉在海西的屯田部急需救援!”

看这样子,张超确实是回了广陵,而且短短时间就又拉起了兵马。

糜竺是屯田都尉,在海西建了几个屯田营,但海西其实不属于东海——属于广陵,在汉时是沿海县。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