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谎言

天人感应的核心论是“道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但管子的核心思想却是天地皆在变化,日月星辰乃至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行事之道也应该“无成执,无常形”。

其实董仲舒的理论本身也没说不变,只是为了稳固君权,将君与天绑在一起,提倡顺天而行罢了。

但管子学派的思想很容易让人误会并产生其它联想,当然会被视为异端。

因此管氏后代不会被视为儒学门人,甚至不会被视为士人。

这就使得管氏子弟很难做官,这名门世家也就渐渐败落成了地方豪族。

于是,管氏族内分为了两支。

一支在齐国,依然传承管仲学术,主要以商贾为业,是青州首富之家,和徐州糜家有些相似。

东莱这边其实没有管氏的田产土地,但管氏产业遍布青、冀、辽东等沿海郡县,北海湾海贸也被其掌控,在沿海地区的实际影响力相当大。

另一支则在北海朱虚县,也做海商,但不再以管子学术传家,而是投身儒家经学,融入大汉儒门,培养名士以固族望——管宁便是其中代表。

两宗分家本是为了保全家族,但时至今日,两宗都说自己这一支才是管仲嫡传,为争宗主,相互之间确实有些不睦。

为此,齐国管氏还刻意搞了经济制裁,遏制北海管氏的生意,这事青州士人大多都知道。

当然,争夺归争夺,毕竟是同出一门。两宗遇到大事还是会相互帮助,族人之间也常相互来往帮扶,倒也谈不上仇。

管亥和管申都是齐国管氏子弟。

对太史慈而言,管氏两宗之争,是可以利用的。

“孔府君曾令我送奏表去雒阳举告刘青州,但北海秦府君却使我在雒阳举告了孔府君……我本欲逃亡避此祸,却又被你们卖了……”

见到管亥时,太史慈先编了一下东莱与北海两府的争端:“如今刘使君来寻孔赞之罪,秦府君已决意相助刘使君,不知你管氏欲何去何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