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内宫有祸事,侍中这种皇帝近侍留在雒阳确实很危险,很可能受牵连。董扶便告诉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
刘焉本来也是为了出外避祸,便让人举告益州刺史郤俭大肆聚敛,贪婪妄为。
这倒不是诬告,这年头的官,若只论聚敛贪婪,那全都是不会告错的……
刘焉以此改向朝廷请任为益州牧。
于是刘宏任用刘焉为监军使、益州牧,封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郤俭,整饬吏治。
同时,刘焉举董扶为蜀郡属国都尉,太仓令赵韪也弃官跟随刘焉去了益州——全都是担心被宫内之祸牵连的。
……
对于刘备而言,刺史的权限变大了,这应该算是个好消息。
但实话说,刘备不太喜欢这个好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天下必然会变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权柄一旦给出去,那就收不回来了。
——原本天下只有刘备算得上实质意义上的州牧,可现在每个州都一样了,而且刘焉刘虞还是真正的州牧。
这相当于提升了其它各州刺史的权柄,但刘备这边却不会产生实质变化。
尤其是丁原这样的武功派刺史,本来就只受限于粮草和军职,而现在,丁原的实力必然会快速飞升。
不过,孙乾和糜芳返回平原时,把太史慈带回来了。
这对刘备而言倒确实是个好消息。
但太史慈不是来当官的,而是来认错的,并且认错之后便回了东莱,他要把母亲送走,免得老母受害。
由于得罪了孔融,同时也得罪了孔赞,太史慈必须得顾念一下家里人的命。
认错当然是因为在平原实际看到了刘备施加的善政,听到平原黔首皆称使君仁义,太史慈很庆幸自己做了些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