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好说。”
计新荣心安理得接受着马屁,心里却在思考着明天再加点压力,“一鼓作气”把他累去挂吊水得了。
周围的同事都不敢参与进来,自顾自的关电脑收拾东西。
谁也不是傻子,都能感觉到计主任对新来陈副主任的针对,不过计新荣官大资格老,纵然有人颇为同情陈培松,也不会表现出来。
可以说在一把手的影响下,老陈在研究室里已经有着被孤立的征兆了。
片刻后,已经过了五点半,但是计新荣仍然和陈培松说话,有些省直市直机关里的干部,作风和太监没什么区别。
太监明明没有鸟,偏偏要装的很男人。
他们明明看对方不爽,偏偏要装作一副很融洽的样子。
不过计新荣不走,研究室里也没人敢拎包下班,听着他和陈主任在那“联络感情”。
直到,敞开的办公室木门,突然有人“咚咚咚”敲了两下:“哟,今天都没走呢?”
计新荣转头,先是错愕一下,瞬间又堆满了恭敬中带着谄媚的笑容,连头顶剩余不多的毛发,都要迎风飘荡起来。
他小步着跑过去,肩膀下意识的佝偻起来,像是无形的官威压在上面:“林秘书长,您怎么过来了?”
敲门的是一个国字脸的领导,年龄和计新荣差不多,也可能稍大一些,但是举手投足之间拥有种“一锤定音”的气质。
林伟宪,市委的秘书长。
别看正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好像是“一正一副”,级别也只是一个正厅,一个副厅。
但是计新荣和林伟宪之间的鸿沟,远比陈培松和计新荣之间的差距要大的多。
因为秘书长是挂了常委的。
随着林伟宪的到来,办公室里所有人都站起身,林秘书长扫视两眼,目光居然在老陈身上落了下来:“培松是吗?”
“嗯?”
陈培松和计新荣都是一滞。
陈培松想的是,我和林秘书长认识吗?
计新荣想的是,他怎么和林常委认识?
“听说你最近经常加班,每天都吃食堂。”
林伟宪没怎么搭理计新荣,只是微微点头,然后就越过他继续招呼着陈培松:“今天我也要加班,干脆搭个伙,去食堂一起吃饭?”
陈培松脑子也不慢,只是顿了两三秒,立刻就拿起饭卡说道:“我听林秘书长安排。”
“呵呵,走吧。”
林伟宪亲昵的拍拍老陈后背:“今晚食堂听说有油焖茄子,我年轻时下过乡,当时缺吃少喝的,饿了就是焖两茄子滴点油,现在都回忆那个味道啊……”
林伟宪压根不在意研究室其他人的看法,包括计新荣,随着聊天声音的远去,办公室里却慢慢安静下来。
研究室里每个人都低下头,尽量不和计新荣对视,像是一场无形的暴风雨,在不断的汇聚着低气压。
计新荣表情僵硬了片刻,一声不吭的返回了小办公室。
随后,大家才缓缓的离开,依然小心翼翼,依然如履薄冰。
……
另一边,陈培松和林伟宪走向食堂,一路上不断有人和林伟宪问好。
秘书长,不能因为带了“秘书”二字,就以为是服务人员,就像“董秘”一样,那是正儿八经的公司管理层。
林伟宪这个位置,他甚至可以不用看二把手的脸色,只要和一把手保持一致就可以了。
老陈也是第一次和这种级别的领导单独用餐,但他“官瘾”没那么大,所以谈吐时只是谨慎带着尊重,不谄媚也不卑微。
同时也在奇怪,林秘书长找我有什么事?
陈培松不是职场小白,领导约自己吃饭,这是一种示好的表现。
不过任何事都是有原因和动机的,结合最近的情况,老陈逐渐明悟,十有八九是出在自家儿子身上。
两人排队打好了饭,挑个比较安静的位置坐下来,机关食堂晚上用餐的人很少,副处以下的回家,副处以上的大多有应酬。
“老陈。”
林伟宪吃了两口饭,又抬起头说话了,陈培松凝神静听。
刚才在路上,林秘书长只是聊了聊天气、工作、还有健康这些大而泛的东西,始终没有切入正题。
看他现在目光炯炯的模样,似乎要开门见山了。
“你知道当初是怎么从街道办调到研究室的吗?”
林伟宪笑呵呵的问道。
“这个……”
陈培松没想到是这个问题,他心中有个大概推断,但又不敢肯定。
不过当着领导的面,老陈还是宁愿装作不知道,让林伟宪主动解惑。
“我一直以来都有点迷糊。”
陈培松说道:“街道办和研究室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我自己也不擅长写公文,也不太清楚怎么就来这里了。”
“培松你太谦虚了,公文的本质,不是看辞藻多华丽,而是看观点是否正确。”
林伟宪摇摇头说道:“你撰写的那篇《久久为功,共绘绿水青山的绚丽画卷》,所体现的眼光就非常具有前瞻性。”
“果然是。”
陈培松确定了原因,他原来猜测的也是这个理由。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到底谁把我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对立统一性】这个见解,转告给林秘书长的?
“我和中大马院的林堇平院长比较熟悉,陈着去年期末考……他说那是你的看法……林院长有次和我谈到这件事,我觉得你比较适合研究室,所以就调了过来……”
随着林伟宪的娓娓道来,老陈这才明白,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是眼前这位秘书长,才是自己的伯乐。
看着陈培松震惊的反应,林伟宪笑了笑,低头吃了两口饭,给了这个新晋研究室副主任一点消化和理解的时间。
“谢谢您,林秘书长。”
老陈也得表现出感激的神情。
“人尽其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