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我可爱学习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讲。”
李学武双手一摊,看着会议室内集团管委会班子成员无奈地讲道:“可能是我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吧。”
“老话怎么讲来着?”
他笑着看向身边的高雅琴问了一句,随后继续讲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家对咱们实在是太了解了,都开始研究咱们的《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了,怎么谈?”
“呵呵呵——”见他说的有趣,会议室内响起了阵阵轻笑声。
李学武在这卖乖,可沈飞最新一轮报价足足降了 。
沈飞对塔东机场的原本估价是多少来着?九百多万,现在自砍一刀。
你就说,沈飞这么了解红星钢铁集团,怎么还自己砍了自己一刀?
苏维德嘴角带着笑意,但看向李学武的目光里却有些别样的味道。
只是这个时候他不能说话,今天坐在这里的李学武已经不是从前的管委会秘书长了,而是身兼集团驻辽东轻重工业领导小组组长的重要身份。
有人问了,年初李学武从集团去辽东的时候不已经是这个身份了吗?
是,没错,但那个时候集团在辽东工业企业表面上发展状况良好,但潜伏着重大危机。
一方面是组织架构和人事变革的推进工作迟迟不能落地,另一方面则是由董文学在辽东主导的技术和生产变革迟迟拿不出实际效果。
红星厂在晋级集团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或是兼并或是收购了几家本土工业企业,自身也大胆地进行扩张。
这种被外界定义为盲目大胆的行为其实是带着生产管理隐患的。
当时外界也好,上面也罢,就连以李怀德为首的集团管委会都不相信董文学能改变这一现状。
当管理工作陷入僵局以后应该怎么做?
组织早有经验,那就是换将。
当初选择李学武去辽东有其本人自愿的原因,也有李怀德不懂业务工作,需要李学武去稳固基本盘等目的。
反过来看,其实当时也好,现在也罢,李怀德并不是很信任李学武。
苏维德能看出这一点,从他来到集团以后所见所闻所感,这个集团的管理架构可谓是漏洞百出。
既然红星钢铁集团的组织架构严密性不足,矛盾和问题如此之多,为什么集团却能发展的这么好呢?
苏维德经过几次事故以后总结了如下几条经验。
首先是李怀德不懂业务。
有人说放屁,主要领导不懂业务也是促进企业正向发展的原因?
该说不说,在某些情况下真就是如此,当业务工作强到嫌弃主要领导添乱的时候,企业就会正向发展。
其次,董文学支持李怀德,身在辽东稳固了李怀德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力。
然后是李学武这个关键人物,其在保卫、业务、经济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了超人的能力和潜力。
苏维德敢用程开元的脑袋担保,前两次要是没有李学武在老李的背后捅捅咕咕,出谋献策,他早就将程开元和张劲松两人斩于马下了。
今天的憋屈多半是来自李学武,剩下的都是怨李怀德无能又无德。
就这么一个好色之徒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主持工作,董文学和李学武之辈又是怎么想的,竟然愿意支持这种货色。
最后,集团管委会大多数成员对老李还是持支持的态度,尤其是景玉农这个与李学武十分不友好的总会计师。
一总三师,总会计师的重要性一定是超过了总工程师和总经济师的。
苏维德自问也是读书人,在一机部机关工作多年,人格魅力是有的。
就算他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可也比狗屁不是的李怀德强吧?
同样是一机部下来的,景玉农的眼睛是瞎了吗?怎么看不到自己呢?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是知道的,私下里没少做景玉农的工作。
或是主动联系,或是请托以前的同事、朋友帮忙,但都杳无音信。
他的热脸换来的是对方的冷屁股,这让他十分的挫败。
搞不懂董文学和李学武,搞不定景玉农,连特么败军之将程开元都搞不下来,苏维德就差去请出马仙了。
早就算计好的,李学武不可能这么快理顺辽东工业的烂摊子,李怀德此举十分冒险,一旦辽东工业出了问题,一定会引起全面崩盘。
没人会相信年纪轻轻的李学武能扛起大梁,到时候打脸的就是老李。
苏维德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一边给辽东添堵,一边给老李使绊子。
只是万万没想到,李学武在集团雷厉风行,在下面手段却温润如雨。
这雨就算是软刀子,也不能如此之快地解决了所有人。
徐斯年、吕源深、邝玉生、毕毓鼎这些老处长们是吃素的吗?
马勒戈壁的,这些混蛋真是吃素的!当初董文学在辽东的时候这几个狗人一个比一个能装屁,结果李学武去了辽东只用了一桌酒席就把他们都吓唬住了,你说他们是不是吃素的。
李学武有什么好怕的!
啊!
苏维德哪里能接受这个事实,从报纸上看这几个狗人表忠心,差点摔杯子骂娘,这特么投的也忒快了!
这纯属狗屁话,别人不知道,反正最能装屁的吕源深是这么想的。
你苏维德这么屌,怎么不跟李学武硬扛呢,让我们打头阵?
我们不是投的快,是怕投的没有李学武的枪子快,你说我们是吃素的,却也当这浑人是吃素的对吧!
你来集团来的晚我们不怪你,但你也跟人打听打听,这浑人是特么怎么从一个小小保卫股长干到现在的。
一步一群脑袋啊,他是踩着一群脑袋走到今天的,我们不想送人头。
李学武再牛哔,来了辽东也没吆五喝六的,况且谁看不出来,这浑人就是来过渡的,让他三五年又如何。
当初董文学在辽东的时候,刚开始可没加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
你想吧,大家都是一样的出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谁怕他啊。
但李学武不一样,这浑人是带着管委会秘书长帽子下来的,他在辽东几乎拥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利,你来?
现在看李学武在辽东转变了工作思路,运用了成熟的正治技巧。
可当初呢?
谁特么敢赌李学武刚到辽东是要杀鸡儆猴还是怎么?
傻哔才会跟这种浑人较劲呢,你苏维德如此吊炸天,为啥不敢在管委会上直接干他呢,你倒是说话啊!
“秘书长深谙经济之道,连李主任都说有你在辽东可保万无一失。”
苏维德真开口了,只是听这味道有点不对呢,你特么拍马屁呢?
“要我说啊,这金子到哪都发光,学武同志是善于抓住机遇的。”
他微笑着看向其他人讲道:“有的时候就是能从最佳角度切入赢得先机,尤其是谈判工作,真是厉害。”
“塔东机场的情况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吧?”
李怀德没理会他的奉承之词,这种小人不值得欣赏和信任。
他环看四周,随后对李学武讲道:“细节方面就不用说了,说说你的想法和对机场运营的意见吧。”
“塔东机场收购与否还要看时机……”
李学武并没有受苏维德的吹捧便飘飘然,甚至如同老李一样选择了忽视,反而认真讲起了工作。
“据沈飞给出的明确态度,一旦塔东机场转卖,三机部将不会再进行拨款和给予政策性指导和帮助。”
他手指点了点手边的文件强调道:“也就是说,从正式接手塔东机场的那一天,我们就要接受机场月平均亏损数以万元的现实。”
“具体数据有了吗?”
薛直夫翻看着手里的会议文件,询问的是总会计师景玉农。
“没有,因为没法测算。”
景玉农很快给出了答案,“塔东机场的经营数据堪称一笔糊涂账。”
她挪开手里会务组提供的文件,先是看了薛直夫一眼,又对众人解释道:“三机部兜底,沈飞运营,还兼顾了一部分客机启停的业务。”
“我让财务处初步审计了对方提供的部分财务账发现,对方根本没有盈利目标这一说,全是亏损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