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说李学武也能猜的出来,定是当时工作忙走不开,让三婶洪敏来,三婶推脱不想来,三叔这才找机会来京。
这些年三婶也就在他结婚的时候回来过一次,再没见有回来过。
三婶洪敏的父母都是搞文艺的,骨子里带着港风的浪漫与小资情调。
南方姑娘的生活习惯哪里能入得了老太太的眼,年轻刚结婚那会回来家里,处处表现的都不习惯。
老太太最钟意大儿媳刘茵,觉得这才是传统女性的标准,饭馆洋气的洪敏她不喜欢,觉得儿子只看重对方外貌了。
不过三儿子不养老,从当兵以后就不指望家里过生活,她也没多说。
这么多年过来了,洪敏也知道老太太当初没相中她,心里说没别扭是不可能的,但真要表达出来她也不敢。
她在这个家还不是老大呢,没她撒野的份。
心里有别扭不想来,李同又能说什么,只能自己来。
可听着大嫂关心起洪敏,他心里又像是堵得慌,今天喝的就有点多了。
说李娟,说李雪,又提起了李学文哥几个,一个一个地数着说。
他是三叔,甭说李学武身份如何,李学文身份如何,该听就得听着。
不要想三叔说对说错,对的当然要听,错的心里明白咋回事就行了。
不过该咋说三叔李同没有别的心思,看着哥仨发展的好那是打心眼里高兴,没半点虚伪。
李同是有点大男子主义的,心里知道重视姑娘,可还是有偏见。
李雪在红星钢铁集团工作,先是给领导当秘书,后来去港城培训,回来又担任了财务科副科长,她才十九岁啊。
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可现在看她是追上她二哥的脚步了。
当初李学武回到家时也是十九岁,还没有李雪的起点高呢。
李同是觉得大姑娘到了季就该处对象,找个正经人家思考人生大事。
十九岁正是好时候,往后每多一年都是一份压力。
李雪在饭桌上并没有反驳三叔,可也没应什么,她就是这么个性格。
李学武倒是了解这个妹妹,有主意呢,不是心气高,而是主意正。
她还年轻,想找个合适的没毛病,李学武也认同她先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工作上的态度。
人还是成熟一点再思考人生大事合适一些,十六七就订婚结婚的那种,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呢,能有什么独立思维。
李雪是找不着对象吗?
甭说当初彭晓力那么追她,就是现在也有不少小伙子主动接触她。
只是李雪看起来和气,骨子里却有股子骄傲,更喜欢有文化,有性格,最好是感情专一的男孩。
这一点也是受李学武影响,她是眼看着二哥如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要有文化,要有思想,要有素质,还要有性格,但不能像二哥那么心。
二哥是好二哥,身边那些事没跟她讲过,可也没瞒过她。
这么说吧,李雪几乎知道了二哥所有的女人。
真的啊,不用去看,也不用去调查,只要接触到了,谁没来由地对她好,基本上就是她二嫂。
刚进集团有景副主任照顾,去港城有娄总照顾,周末休假于丽还经常约她出去逛街,时不时地给她买东西。
最近好闺蜜周小玲那个狗东西竟然也开始对她嘘寒问暖了,准是做了什么坏事,心虚了呗。
她在集团都有点敏感了,谁要是无缘无故地对她好,她都会想一想,仔细打量对方,是不是二哥的菜。
二哥心她管不着,也管不了,但她不能找个跟二哥一样心的男人。
因为她根本就没想过要找一个二哥这般有能力有作为的男人。
有文化,有思想,有素质,不心的男人很难找吗?
李雪坚信,不是没有,只是还没遇到。
所以她着急,即便奶奶和母亲最近关心她比较多,三叔也念叨了两句,可她都不在意。
就像当初的二哥一样,家人关心不会烦,不想听的不会听。
不过李姝说就不行了,这小丫头越来越放肆了,是时候立一立小姑姑的威风了,否则她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家立足。
“你给我过来,我数三个数。”
李雪指着李姝威胁道:“数完了你要还不过来,我就上炕抓你了。”
“我不怕你——”
“1——”
“太太——姑姑凶我!”
“2——”
“小姑你最好了——”
李姝求人求了一圈,见太太和奶奶只是看着她笑不帮忙,心里感叹求人不如求己赶紧说软乎话,怕一会屁股痛。
屁股开了真能插瓶上吗?——
“要我说啊,没必要。”
傻柱躺在西屋炕上,脸色红彤彤的,今天他可没少喝。
不过这老小子酒量见涨,就算喝多了说话也很清晰,就是得躺着说。
“现在形势算好的了——”
他咧着嘴丫子讲道:“大学习的风算是吹过去了,虽然时不时地还刮一阵小风,但也无伤大雅了。”
“我们食堂现在虽然还喊口号,但大家早就没了当初的激情,应付差事罢了。”
李同似梦似醒地听着他们说话,没一会儿呼噜声便响起来了。
他喝的也多,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还精神着的又有几个。
李顺酒量一般,饭桌上也没多喝,这会儿喝着茶叶水还没睡着。
姥爷话少,只一味地听着他们说,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了才会说两句。
傻柱嘴碎,也喜欢这种氛围,所以话都是抢着说。
沈国栋怕现在的形势不好,想要再收一收回收站的影响力。
他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回收站的业务越来越多,蹬着自行车满京城转悠的收破烂编外人员实在是太多了。
啥叫引火烧身啊,真有人要坏他们不用直接动手,在这些编外人员身上点把火就行了,准能烧到回收站来。
当初李学武在回收站套的保险只在附近街道有用,沈国栋在街道工作,又拿真金白银、人力物力支持街道,街道自然要给回收站一道保障。
但真要离的太远,那街道也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
沈国栋到底是长进了,也是在街道担任职务以后有了见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嘛。
倒也不是胆子小了,而是顾忌的事情多了,需要全盘考虑。
李学武已经试着将京城的事务都交给他来负责,工作干好干赖都是自己的产业不用有所担忧,无非是挣多挣少的问题。
但要真干出差错来,惹了大祸,那就是给李学武找麻烦了。
沈国栋很清楚,有李学武在,回收站就在,他们还是个人物。
李学武要不在,回收站也就是个收废品的站点,他们这些人狗屁不是。
别看是借着李学武的关系和照顾发展贸易,但他们绝对不给李学武惹祸。
傻柱考虑的简单,或者说他根本没考虑过,顺嘴就这么说出来了。
沈国栋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目光又落在了李学武的身上,还是得等武哥拿主意。
“京城的事交给你来办,那自然是你来决定。”
李学武先是肯定了他一句,随后想了想讲道:“形势嘛,没到见亮的那一天永远不能放松警惕。”
“我能给你的建议就是不用紧盯着京城,放眼全国都可以做分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