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福利待遇就是最好的?
这是一种谬论。
红星钢铁集团几乎没有免费的福利,免费福利每年只有两次,一次是劳动节,一次是新年。
其他节日只针对节日群体进行慰问,比如说教师节、儿童节。
红星钢铁集团拥有独立的教育体系、独立的医疗体系和副食品供应体系,这算不算良好福利待遇?
红星钢铁集团为职工提供住房保障、通勤保障、金融保障等等,这算不算福利待遇?
双方坐在谈判桌上,彼此都在试探着对方想要什么,也在思索着自己的兜里有什么,能不能交换。
这是第二轮谈判,但红星钢铁集团已经搞清楚沈飞想要什么了。
红星钢铁集团的管理经验、福利标准、贸易渠道、金融合作、技术引进渠道以及市场转化能力。
那么沈飞知不知道红星钢铁集团想要什么呢?
无论他们知不知道,就在会议开始的时候,高雅琴已经说了。
沈飞的先进制造工艺、先进的科研能力、丰厚的技术潜能……
嗯,他们想要的太多,同样也不能责怪对方狮子大开口不是?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
****
“这一次合作能不能达成,都不影响两家企业和我们彼此的友情。”
王新代表沈飞主持了中午的宴会,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
沈飞的一把周子程只在宴会开始前露了一面,同红星钢铁集团谈判领导寒暄几句后便提前离开了。
王新接过主动权,将现场的气氛调动了起来,显得很是热烈。
虽然大家都很清楚,周主任匆匆离开是去参加中午的办公会议。
红星钢铁集团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以及求同存异的意见已经将诚意摆在了桌面上,他们不能没有回应。
要尽快地给出答复,就只能在中午时间开会确定下来。
只有王新负责招待宴会,其他沈飞的领导都在会议室开会。
王新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了,即便大家都在等下午的结果,手里的美酒也是浅尝辄止,可他依旧对谈判和会议的结果充满了信心。
这在他发表完祝酒词之后,端着酒杯同李学武等人畅谈的兴奋态度上就能看得出一二。
好像这一场宴会不是休会间歇的欢迎宴会,而是谈判成功的庆祝酒会。
王新这个时候已经能确定,他一力主张的建议会从远在京城的红星钢铁集团给沈飞带回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是听胡主任说的,辽东组织了一场金融投资会议。”他端着酒杯同李学武轻声攀谈道:“投的是贵集团的国际酒店项目?”
“嗯,陆副主任和胡局很有魄力。”李学武诚挚地称赞道:“听到具体的资金额时我也很意外。”
“不得不说,辽东工业对红星钢铁集团的热情和信心真是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王新端着的酒杯同李学武轻轻碰了一下,笑着说道:“我真的很好奇陆副主任所推崇的红星管理模式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你不是已经见到了吗?”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道:“奉城机械制造厂就是现成的例子。”
“的确,你说的很对!”
王新赞同地点点头,畅快地喝了一小口白酒,道:“很对!”
这位山东大汉说话总带有一点家乡的方言,听起来很有意思。
李学武见他如此,也是笑着喝了杯中酒,道:“行家一出手。”
下半句不用他强调,一语双关,王新苦笑着看了看手里的酒杯,认投地一仰头全干了。
不多,二两酒。
可今天这顿饭想要从李学武这里套出他想要知道的内容,绝对不是二两酒就能打发的。
要想李学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至少得灌五斤酒进肚子里。
可他哪有这样的酒量,或许一斤半的时候他就记不清李学武讲了什么,也不确定自己问了什么。
从胡可那里已经知道李学武是京城出了名的酒中仙,所以他没敢冒险,这些问题还是等框架协议签署以后再在友好的氛围下交流吧。
不能谈公事,那就只能聊感情了,从李学武来辽东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说起,以京城和辽东的风土人情差别来做对比,有的是可聊的话题。
面面俱到的王新没让高雅琴和程开元受到冷落,酒桌上的氛围一直都很好。
直到有秘书悄悄走到他身后,汇报了一句什么。
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这是干部的自我修养准则。
王新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但李学武已经从他看向自己的目光中看出了点点喜悦。
果然,中午饭结束后双方代表略作休息,下午的谈判会议如期举行,依旧是那间会议室,依旧是上午的位置。
“很抱歉没能陪远道而来的贵客把酒言欢,实在是招待不周。”
周子程笑着客气道:“很意外今天的谈判能有这么顺利的进展,我们班子成员也是利用中午的时间紧急召开了一个临时办公会议。”
“应该感谢沈飞的招待,这是我来辽东以后品尝过的最丰盛的午宴了。”
李学武一改上午的谨慎态度,主动接过话头表达了感谢。
“李主任请我们代为转达他的诚挚邀请,相信下一次去京城我们有机会尽情享受友谊时光。”
“这是我们的荣幸。”
周子程简单地应答了一句,随后便请作为谈判代表的副总设计师讲了沈飞的合作条件。
既然红星钢铁集团都没有刻薄苛刻,那沈飞自然要保持风度。
在上午谈判的基础上,基本上确定了双方共同认可的部分。
有细微差别主要体现在了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关联程度。
明明羡慕红星钢铁集团的进步,可对于先进还是望而却步。
沈飞知道红星钢铁集团走出了一条特别的发展之路,他们想要学习,而不是复制,所以框架协议内容充满了矛盾和自我矛盾。
但在李学武看来,这种矛盾更是一种时代的限制和约束,是思维模式还没来得及学习和转变的固有特征,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依据。
所以当对方提出希望从下半年开始派出干部赴钢铁集团交流学习的时候,李学武开口讲道:“既然是交流学习,为什么不能是互派干部这种形式呢?”
他在周子程和王新等人略微惊讶的表情中继续问道:“三人行必有我师,难道沈飞的管理就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优点吗?”
这一句可是把周子程给问住了,因为谈判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他们要学习红星管理模式的调子。
要派驻干部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而上的行动,是系统地考察和学习、总结红星厂的管理经验。
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红星钢铁集团的经营指标和秘密有所窥探和了解,这是大家都顾忌的。
刚刚程开元就有些皱眉头,他能接受学习班或者专家讲授的形式,真安排管理人员介入到集团的组织中,这就有点敏感了。
这跟上级安排干部挂职锻炼是两码事,这是在解构红星钢铁集团的组织架构啊。
如果是出于学习的角度和目的还能理解,万一有别的目的呢?
红星钢铁集团至少也不应该冒这个风险。
对方的意见提出来以后,不仅是红星钢铁集团这边的反应较为敏感,就是作为联络人的王新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他已经知道了具体的谈判条件,就担心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无法达成合作,造成谈判破裂。
没想到李学武的发言一发入魂,直接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矛盾的死结。
既然沈飞想要派驻干部来学习,那也能接受对等条件吧?
这样大家所承担的风险就是对等的,谁还没有一点秘密呢。
在工作会议上提出这一条件的副总设计师脑门都见汗了。
还是周子程一锤定音,点头认可了李学武的观点。
“我非常赞同和肯定李秘书长的意见,学习从来都是相互的。”
他诚恳地讲道:“我们愿意虚心学习红星钢铁集团的先进管理经验,求取提升技术产能的真经。”
“同样的,我们也欢迎红星钢铁集团的干部来沈飞交流学习。”
周子程摊了摊双手讲道:“我们愿意也一定能拿出十二分的热诚为来沈飞交流学习的同志提供最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我已经期待京城相见了。”
高雅琴率先站起身,主动伸出手讲道:“欢迎您来红星钢铁集团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