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一看就不是负责工业生产的副厂长,管业务或者后勤是有可能的。
你瞧他这份待人接物和应酬的能力,这是车间爬上来的副厂长能有的好脾气和态度吗?
两人寒暄客气片刻,李学武转身给对方介绍了身边的同行人员。
当听说红星钢铁集团的常务副秘书长也跟来了,王新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一般情况下,秘书长和常务副秘书长不会共同出席一个外单位活动。
集团内部的活动是有可能的,但其他兄弟单位的活动哪有这么参加的。
一个秘书长的份量不够,再加上一个常务副?这不是开玩笑嘛,加码也没有加常务副的,哪怕是一般副主任呢。
就在王新愣神的片刻,陈寿芝已经同他握了手,然后便礼貌地退到了一边。
李学武这边继续介绍随行团队,有工程师的介绍王新都没注意到。
他心里是在猜测,红星钢铁集团的常务副来辽东,是不是对方集团有什么变动,那接下来的合作找谁谈?
王新在怀疑什么?
李学武带着自己的常务副来参加沈飞的活动,是不是意味着他要走了?
一般只有主管领导要调任,才会带着接任的人参加同一个外单位活动。
要不是真有别的目的,王新才不会这般失态,更不会心里打含糊。
欢迎他们来参观和参加活动是有程序的,办公室主任及时提醒了王新。
“听说你们要放大飞机?”
在迈步上台阶,往临时休息区走的时候,李学武就这么直白地问了出来。
都到现场了,马上就能见到了,还有什么好保密的,想问就问呗。
王新很关注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工业规模,同样也关注过李学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如果不了解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主要负责人,那接下来的谈话该怎么展开呢?
正因为了解过李学武,也了解过他的身份和作为,这才在厂务工作会议上主动提出邀请红星钢铁集团来参加活动。
一般来说,沈飞不会邀请三机部以外的,甚至是与飞行器无关的企业来参加这样的试飞活动。
但就像王新在会议上提到的,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有钢飞,虽然是直升机,可人家也是有航空器工业的。
所以,就在活动临开始的时候,他亲自准备了这份邀请函,并安排办公室副主任亲自送到冶金厂。
他知道李学武在哪,所以邀请函送的非常准确,这也侧面证明了他对李学武的了解。
李学武能亲自来,甚至没有在意邀请函发出的时间太晚太紧急,还带了这么大的团队,诚意显而易见。
所以两人沟通起来极为顺畅,谈话的节奏和气氛也很融洽。
“我不知道李秘书长你有没有了解过咱们的战斗机相关工业情况。”
王新看了李学武,轻声解释道:“我们受三机部委托,研制了一款新型战斗机,就在今天的活动上做试飞演训。”
“哈哈,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李学武当然很高兴,这种机会在后世都不多见,在这个时代得有多珍贵。
就说他选择的随行人员,没有厂保密部门审核通过的根本来不了。
看到就是学到,今天我们拥有直升机制造厂来看战斗机试飞,明天我们的战斗机试飞也邀请对方来参观学习。
这才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红星钢铁集团参观团队确实很受沈飞的重视,或许他们也没想到红星钢铁集团对沈飞的邀请会这么重视。
当李学武带着红星钢铁集团的团队走进观演区域准备就座的时候,前后左右纷纷投来了或是惊讶或是意外的目光。
有认识李学武的,也有不认识李学武的,但红星钢铁集团机关职工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工作牌以及胸前的像章,就是瞎子也不会认错人的。
红星钢铁集团参观团队在面对这些似是在说“他们怎么来了”的目光时不由得挺直了脊背,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天是飞机主题的活动,等明天汽车主题、电子主题、钢铁主题的活动我们都能参加,这就叫实力不允许我们低调!
为什么沈飞叫厂,而不叫集团,国内目前集团型企业又有几家。
试问他们有什么不好意思骄傲的。
李学武笑呵呵地随着工作人员进场,直到坐下的时候才看见身后跟着的是一群骄傲的小鸭子。
昂首挺像,雄赳赳、气昂昂,走起路来威风八面,看着可不就像初出茅庐的小鸭子嘛。
活动并没有太多赘余,当高空“嗖”地一声划过一道白线时,观演台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的众人嘴巴不由的张大,甚至望远镜里的眼睛都睁大了。
“……这是我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歼击机,首飞活动正式开始……”
“这就是歼-8了——”
李学武仰着头,还在看从望远镜里远逝的那道优美的弧线,内心激动万分。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就不算从零开始了,总有一天会追上列强的。
当列强船坚炮利的时候,我们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希望当我们也拥有这些利炮坚船的时候,敌人也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该款歼击机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
作为活动主持人的王新还在做着相关数据和信息的介绍,台上众人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天空。
有些人仰头时间过长,脖子酸疼了也舍不得放下手里的望远镜。
大家是多么希望这款先进的歼击机能尽快列装啊。
即便它的来历不是那么的先进,李学武依稀还记得这款歼击机实际上在设计上是参考了毛制米格 。
也就是歼-7。
听王新介绍,这款歼击机装备了两台wp-7甲涡喷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高空战斗能力。
基本型装备两台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lmc)生产的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2.2,一门 。可使用霹雳-2、霹雳-5、霹雳-8短程空对空导弹,霹雳 。
陈寿芝和张恩远没参加过这种活动,对战斗机也没什么了解。
外行看热闹呗,他们举着手里的望远镜看着飞机嗖地一下飞过去只觉得很厉害,空中变换飞行姿势也很牛气。
你要让他们说这款飞机怎么厉害,他们是说不出来的,飞得快算吗?
李学武一边看着头顶的试飞,一边听着大喇叭里的王新的介绍,同时也在努力回忆这款“老掉牙”飞机的情况。
这款飞机此时还不叫歼-8,研究项目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现在是 ,也是在十年后才开始量产服役。
怎么说呢,生产一批,研发一批,思考一批,应该是这个顺序。
不过现阶段沈飞有没有这么强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厚度,李学武不得而知。
也许十几年后才量产服役这种已经不是那么先进的歼击机也是迫于无奈。
要知道,此时的一架战斗机身上有一万多个零部件,一千多项标准件。
从 ,以及发动机、油箱在飞机上的安装,要求都是一次成功。
从王新的介绍中,李学武了解到,早在去年的7月份沈飞就已经完成了首批两架此时还是一串数字的歼-8总装。
直到今天才实现首飞,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或者遇到并处理了多少困难,可见从研发到生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也是后来才知道,今天这场试飞活动的现场总指挥还是空总副。
当飞机从远处停机坪稳稳落地并向观礼台驶来的时候,李学武也才知道,今天两架飞机的试飞员是同一个人。
英雄飞行员尹玉焕。
“从j-8飞机方案论证到首飞,其间我们经历总体布局、技术设计、木质样机审查、发图、新机制造、试验等阶段,历时4年 ……”
王新站在台上十分感慨地讲道:“在这期间我们受到了来自领导的关心和鼓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