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至今下落不明

回集团?怎么回啊。

李怀德想让他回集团担任常务副秘书长的职务,这等于挑了李学武选定的副手,挡了卜清芳的路了。

先不用说他同卜清芳之间的私人关系,就说他犯得上犯不上吧。

他从生产管理处一把的位置上调来钢城,负责钢城轧钢厂的建设工作。

两年了,两年多了,钢城轧钢厂从无到有,眼瞅着就要正式生产了,这个时候调他回集团,你说他怎么甘心啊。

李学武初到辽东的时候就把集团的打算同他们讲清楚了,他们要想更进一步,那就只有一个机会。

很明白的,集团要在明年实现全面集团化进程,彻底组建集团企业,而且还是一家多元资本的集团型企业。

集团公司当然是全资企业,但下属分公司、分厂甚至是个别项目,很多都存在兄弟单位联营以及外资企业合作。

就是集团全资产业,也有对外服务和业务,比如说联合学校、联合医院。

红星厂进步成为红星钢铁集团,看起来有点不纯粹了,但也象征着企业确实发展了,有了撬动行业规则的资本。

他们这一批原大处室一把下来就是渡劫的,只要将各自手里的一摊子支起来,那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必然有所收获。

就是那些戴罪立功的,也能争取宽大处理,重新获得机遇。

所以说邝玉生舍不得,他明明可以在集团的亲儿子企业内得道成仙,为啥非要往集团大部室里挤,去挡别人的道呢。

卜清芳现任集团副秘书长,兼任综合管理部经理,这才是实权副秘书长。

他现在回去担任常务副秘书长,老李这是将他放在火上烤了。

甭说李学武同不同意,就算是李学武同意了,他难道还能跟卜清芳干一把?

别闹了,都这么大岁数了,又是多年的老同志,这么玩忒不地道了。

老李真有心算计他,倒不如一纸调令直接将他抽调回集团,何必在电话里征求他的意见呢,你让他怎么回答?

说点实在的,邝玉生还真就不看好老李的未来,他反而更看重李学武。

别看李学武比他年轻,可要论发展空间和进步的潜力,这小子绝对是个猛人,他不能在这个时候改换门庭,这是职场大忌啊。

所以在车上,当着李学武秘书和司机的面,也不怕他们听见,便主动将这一内容直白地讲给了李学武听。

怎么理解是李学武的事,跟他没有关系,要不要将他的意见上达天听,还得看李学武的打算。

刚刚他也说了,李学武是集团领导,想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没有意见。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他初心不改,李学武完全可以帮他说说话,将这件事怎么就处理过去。

李学武多猴尖个人呢,哪里会直白地回应他,更不一定顺着他的意思。

集团常务副秘书长啊,按李怀德的意思,李学武三年之内必定要有所收获,秘书长的职务卜清芳顶不上去。

其实这都是实话,就算卜清芳自己也应该清楚这一点。可说清楚是清楚的,谁敢保证卜清芳不会往歪了想?

三年时间,他等得起,却也等不起,能在轧钢厂干一任,回去接大部室的正职才是他们这些人的正经出路。

集团秘书长啊,集团领导了,他说不眼气是不可能的。

但走集团秘书长这条路有太多的坎坷,李学武能趟过去不代表别人也能趟过去,这是能力的问题。

再一个,李学武现在是集团秘书长,可是正处,他要接秘书长的岗是什么?

这一个老李可没有说,别到时候把人都得罪遍了,结果还不如现在混的好。

这个恶当他不能上,反正他跟李学武说了,他要让谁去上这个恶当都随他去。

那么,李学武会坑谁呢?

——

5月6日,集团保卫处保卫科副科长王一民调任冶金厂任保卫科科长;

原冶金厂保卫科科长韩战任质量安全环保处经理;

原集团监察科副科长高鹏九任质量安全环保处副经理。

同时任命的还有监察科科长余德操、安全环保科科长原笙,以及消防大队大队长车永惠。

后面这三位都是组织架构原岗位顺延,从原来的虚职处级恢复为实职正科。

至此,在副厂长杨宗芳的快刀斩乱麻动作之下,质量安全环保处率先完成了组织人事的配置,实现了工作的完善交接。

杨宗芳动作有多快,快到机关里这些人都没来得及去他那里表现表现。

从三月中旬宣布冶金厂组织架构变革,到三月末集团在辽东工业企业全面审计,再接连出现几个大的情况,到这里大家还眼缭乱没有什么准备呢。

可结果呢?

你看看,杨副厂长真不希望自己负责的工作出现漏洞和问题,先是提了韩战这位老熟人,再从集团调了一个老人。

处室的架子撑起来,一正二副的岗位先填上一正一副,留出了足够多的空间。

至少现在工作可以展开了,总比其他部门要强,组织工作管理处那边可都空着了,因为尹副厂长被带走了嘛。

余德操、原笙、车永惠三人顺沿岗位,车永惠是从消防科到消防大队,秘书长李学武能批准三人的任命,就说明在审计调查过程中三人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或者说,是杨副厂长做了担保,尽量加快该部门的人事组建过程。

你要说杨副厂长,也就是杨宗芳副厂长是什么时候同秘书长如此融洽,甚至经常去秘书长办公室里讨论工作,没人说的清楚,反正突然就发现两人能坐一起了。

当然了,大家传言两人意见不合,早就闹矛盾的话也不攻自破了。

就算以前有矛盾,但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完全没有必要放在桌子上说。

秘书长志不在冶金厂,杨副厂长又威胁不到他,两人相差悬殊,自然没了矛盾。

从6号突然下发的通报中大家惊讶地发现,杨副厂长好像比其他几位厂领导走快了一步,距离常务副厂长也更近了一步。

这些副厂长里,就属他有能力,原本尹副厂长也能凭借资历拼一拼的,现在完了,尹副厂长应该是没有机会了。

那么能同杨宗芳副厂长一较高下的,就是……嗯,说不好啊。

6号的通报机关众人还没有完全消化,7号、8号,厂长办公室再一次分别下达了人事通报。

因为负责组织工作管理处的尹副厂长不在,所以相关的工作都由厂长办公室联同组织科一同负责了。

7号、8号的通报与6号大致相同,都是各部门负责人的任命,有原岗位顺延的,也有调岗或者有空降兵下来任职的。

有心人统计了一下,这两天下发的人事通报中,管理处一级的负责人,无论正副,通通都是集团部室下派,没有一个冶金厂出身,可见情况之特殊。

再看科室一级负责人,副职调换还不是很明显,但正职有三分之一是集团下派,原本的负责人如何处理不言而喻。

审计和纪监配合,最近可是带走了不少人去谈话,虽然也有回来继续工作的,可在这一轮人事调整中,这些人都落榜了。

不用问,一定是出事了,大问题的都留下了,小问题的等着处理呢。

这些通报里最让人意外的是原管委办主任廖金会,在组织架构变革以后便负责了综合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但在最新的人事通报中,他却担任了谠委办公室主任。

先说众人第一个惊讶,如果廖金会没有问题,他为什么会从管委办一把调到综合办公室这样的“二线”岗位,又在新一轮的组织人事调整中去了冷衙门。

反而是原管委办副主任孙佳更进一步担任了厂长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第二个惊讶,如果说廖金会有问题,那他为啥还能保留冷衙门这个体面?

众人太费解了,冶金厂突然调来这么多集团的干部,可见集团并不缺少管理人才,可为啥偏偏放过了廖金会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