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耶稣来了也不好使

李学武不想管他来辽东以前的那些烂账,从他闭关查看的那些资料中按图索骥,他心里大概也能算得清一笔账,只那是一笔糊涂账。

糊涂账就不要算了,但从他到了辽东以后这账本就不能再糊涂下去了,必须清清白白。

李学武为什么敢在这个时候提出审计要求?

他难道就不怕下面的反馈意见太高吗?

不怕,因为不止他一个人想要审计这十家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从集团管理角度上来看,这是必要的工作,也是堵大坝窟窿的机会。

从这十家工业企业负责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想将过去的那些烂账做平了,重新开始。

李学武这一次算是给了他们机会,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从今以后看他们的实际行动。

如果这一次审计过后还不收手,那就别怪他心狠手黑,行金刚怒目之举了。

他要求勒紧裤腰带,豁出去砸锅卖铁也要发展工业,这个时候谁一哭二闹三上吊也不好使。

——

“领导,陈副行长到了。”

李学武正在看资料,张恩远轻敲房门做了汇报,同时他也侧身将身后之人请了进来。

这位陈副行长是李学武早就让他约的,行程也是定好的,所以没有迟疑地安排了他进门。

秘书所负责的行程和会面就是这样,他会提前同对方联系,约定好见面的时间。

这个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除非领导同某个人的谈话延时了,就需要秘书做补救工作。

打电话也好,跑腿送信也罢,忙上忙下。

秘书也有一定的权利,那就是安排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同领导见面。

只要不是李学武特别强调的,那见面的次序基本上是每天早晨同李学武一起来上班的路上就定好了。

陈大年,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储蓄银行总行的副行长。是李学武给总行打了电话,陈大年受总行行长谢兰芝要求和委托来钢城同李学武见面的。

红星联合储蓄银行成立时间才刚刚三年,但发展势头迅猛,以位于京城的总行为基础,在全国各大重要城市都建立了分行和网点。

在京城,联合储蓄银行已经成长为以储蓄、转账、保险等为主要业务的专业银行,尤其是在商业运营等方面已经超越同行不少,算得上新势力。

钢城、营城、津门、乌城、越州作为红星厂首批拓展经济贸易工作的城市,现如今贸易总量年年攀升,与之对应的金融服务也顺藤发展。

这一次陈大年来辽东是应李学武的要求和邀请,来辽东调研,目的是正式确定联合储蓄银行辽东分行的驻地和其他市分行的建设工作。

其次,李学武希望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联合储蓄银行的支持和帮助。

李学武是红星钢铁集团的领导,联合储蓄银行是集团的合资联营企业,陈大年哪里敢放肆。

一进办公室,见李学武从办公桌后面起身,忙紧走两步接住了李学武送过来的手。

“李学武您好。”

“你好,陈副行长,辛苦了。”

李学武轻轻地握了握他的手,随后便松开,示意了沙发那边道:“坐下说话吧。”

“好,谢谢。”

别看陈大年远来是客,可他还是很懂规矩地先是等李学武坐下以后才落座的。

李学武看着他点了点头,问道:“这一路还算顺利吧?”

“还行,一天半宿的火车。”陈大年笑了笑,说道:“出来时正赶上京城下雪。”

他也知道李学武是京城人,便又讲道:“这或许是京城的最后一场雪了,梅都开遍了。”

“钢城还是冰天雪地呢。”

李学武微微笑着讲道:“感觉到温差明显了吧,我第一次来钢城只后悔没多带厚衣服。”

“呵呵呵,我来过两次。”陈大年笑着讲道:“这一次来我还说少带衣服,我爱人怕我冷着,硬是给我塞了一件皮衣,这不是就穿上了嘛。”

他示意了身上的半敞开着的皮夹克,里面还是翻毛的,看起来暖和的很。

这短款皮衣还是最近两年流行起来的,是红星厂与京城皮革厂合作搞的三产工业,又同纺织厂和一监所等单位展开合作,搞了个成衣流水线。

主要还是生产劳保用品,比如说工作服、保卫服、环卫服等等,四季衣服、手套、鞋子等等。

只要是工厂,就得考虑经济效益,否则账面上没有盈余,考核就不过关了。

所以劳保厂又琢磨着生产了长款皮衣、短款皮衣、四季皮鞋以及皮带等等产品。

质量当然是没的说,有吉城和乌城供货,皮子确实是真皮子,就是做工一般,毕竟是劳保厂嘛。

同一监所合作的成衣厂却是不简单,红星江南皮革厂供应皮料,一监所成衣厂制备出来的皮衣样式新颖,做工细致,很得职工们的喜欢。

这玩意儿在哪个年代都算奢侈品,一般人还真就买不起,除非家里孩子少还成。

皮衣啊,还是翻毛的,要不是红星厂有了自己的渠道,想买都攒不够票,这算实在的了。

你要是在后世冬天里的四九城见着有人穿翻毛皮衣一定会骂他傻哔,但在这个时代,穿多厚都觉得冷,因为这个时候是真特么冷啊。

东北更是如此,钢城还不算北方城市呢,李学武都觉得这里要比京城冷5度都不止。

他当然也有翻毛皮衣,只是不怎么穿,除非是外勤,否则都是呢子大衣。

陈大年给李学武展示皮衣没有别的意思,并不是炫富,也不是扯闲蛋,而是表态他已经做好了长期留在辽东工作的准备。

谢兰芝安排他来辽东,就是为了让他留在辽东,指导和帮助辽东分行的建设和扩张。

“我不吸烟,你自己吸。”

李学武见陈大年给他让烟,笑着按手拒绝了,道:“前几年戒掉了,没再捡起来过。”

给陈大年端了热茶过来的张恩远见他要抽烟,便从茶几下面拿出了烟灰缸。

这么大的阵仗,陈大年又怎么好意思抽,他倒是没在意李学武的解释,笑着摆了摆手。

张恩远也不管他是想抽还是不想抽,只把烟灰缸摆在了他的前面,便忙自己的去了。

李学武的手搭在沙发扶手上,右腿迭在左腿上,身子很是松弛地依靠在沙发上。

他借着寒暄的时间仔细打量了对方几眼,这才将谈话拉上了正题。

“辽东分行的驻地选好了吗?”

“是,我这次来准备看几处。”陈大年认真了表情汇报道:“辽东分行选了几处上报,谢行长和我都很中意在奉城选址,而不是钢城。”

在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他颇为谨慎地观察了李学武的表情,见他没什么异常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学武也察觉到了他的些许紧张,缓缓点头讲道:“应该选在奉城,钢城的体量还是太狭窄了。”

“是,谢行长也是这么说。”陈大年的语气明显的轻快了几分,他讲道:“只是辽东分行的发展侧重还是要放在钢城和营城,这一点是肯定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