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疑似耍流氓

她听说了,李学武就要去钢城工作了,去辽东主持工业发展工作。

古丽艾莎并不是希望他一直留在京城,失去更好的发展机遇,她只是听身边的人讲了一些猜测,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走了。

同在一个区域工作,她都很少能见到他,如果他去了辽东,两人何时能再见。

她也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贪婪和愧疚一直折磨着她的内心,就连接下来李学武关于集团未来和个人未来的讲话都没听进去。

不知不觉间,时间飞快地流逝,等她清醒过来,发现人群开始鼓掌的时候,这才发现广播室里的李学武和于台长已经各自摘下耳机站了起来,正微笑着握了手。

是的,访谈结束了,看现场的掌声就知道这次的节目非常非常的成功。

她是欣喜的,为他高兴。只是这个时候她更应该默默地转身,隐藏在人群里。

如果,如果能再看他一眼……

——

“谢谢您,我十分坚定,今天一定是《红星访谈》节目开播以来最成功的一次。”

于海棠有些不舍地松开了李学武的手,嘴里更是不住地说着溢美之词。

李学武微笑着讲道:“我不敢骄傲于过去,请你也不要骄傲于今天的过去。”

他意味深长地讲道:“《红星访谈》节目最成功的一次应该永远都是下一次。”

“领导——”于海棠被他的话深深地动容,神情激动地讲道:“谢谢您。”

“今天辛苦大家了,很晚了。”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抬起手看了看手上的时间,对于海棠以及打开播音室门走进来的袁华等人说道:“我给大家加个餐。”

“领导——”刚刚推开门走进来的袁华刚想向他表示祝贺,却听见了这么一句。

李学武没在意他的惊讶,抬起手指了指玻璃窗外,而后招了招手。

众人回头,却见是李学武的司机以及保卫科的干部推着两个大钢桶站在了走廊里。

“今晚大家都辛苦了,谢谢大家。”

李学武走出播音室,微笑着看向众人讲道:“我也不知道今晚有多少人还在值班,让招待所准备了两个菜,大家讲究一下。”

“谢谢领导,我可是饿了。”

随着李学武走出来的于海棠看了众人一眼,主动用玩笑接了下茬。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也放下了心,李学武请客是真心的。

“去找饭盒吧,别饿着。”

这句话看似是李学武对于海棠说的,其实也是对那些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开口的广播电台在现场的职工说的。

他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人人有份啊,请于喆同志和赵雅军同志辛苦一下。”

站在走廊里守着两个大餐桶的就是于喆和赵雅军两个,是被李学武拉的壮丁。

被拉壮丁的还有王露,她要负责给这些人分发馒头或者米饭。

“是猪肉炖土豆!还有白菜炖豆腐!”

有人第一个取回了自己的饭盒,当餐桶打开以后,于喆和赵雅军帮他们打了饭菜后,便有人笑着将两个菜的菜名报了出来。

猪肉炖土豆,别说猪肉有多少,仅仅放了猪肉就是荤菜,这年月可是很难得的。

另一个白菜炖豆腐也不是小菜,豆制品也不多见,谁家要是招待客人兴许会买豆腐,平日里很少会吃到。

今天李学武请客,一荤一素两个硬菜,可是把现场众人“馋哭”了。

虽然不能敞开肚皮吃,可这会儿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半,就要到九点了,谁又能使劲往肚子里塞饭,吃的就是这个热闹。

“领导,这是给您的。”

王露在将饭盒递到李学武手里的时候还故意带了一点小情绪。

能没有情绪嘛,明明说好的去城里饭店吃的,他非要安排在招待所。

如果真去招待所吃烤鱼也就罢了,到头来她还是被算计了,只能在这吃饭盒。

虽然猪肉炖土豆也很好吃,白菜炖豆腐更香,但这跟说好的请客有什么关系吗?

现在看不仅她自己被算计了,连爱人赵雅军也被二哥算计了,这不正打菜呢嘛。

以前都说李学武心眼子多,一般人不是对手,今天她可算尝到厉害了。

李学武笑着接过餐盒,目光扫向了人群,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在往楼梯方向走,看着不像是要吃饭的样子。

他也没有声张,而是同王露使了个眼色,便转身同于海棠和袁华等几个广播电台的负责人坐在了办公桌旁,一起开饭。

既然是众乐乐,那就得舍得下身段。他是来宣传自己的,这九十九摆都摆了,还能差最后一摆?

千万不要小看了同吃大锅饭的作用,今天他来广播电台参加访谈节目,也许会在各个方面引起讨论。广播电台这边的影响更直接,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而他请众人吃饭的举动也算是收买人心,将他个人形象树立的更真实一些。

可如果饭都请了,自己却下楼离开,劳烦这些饿着肚子等吃饭的人跟着一起去送他。再看着他乘坐小汽车走人,那种心情不用想也知道,这请客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所以他不打算走的,即便他养生,晚饭时间过了就不会吃东西,可还是要摆出样子来,同大家一起吃顿饭。

这顿饭可能算下来要他大半个月的工资,但在这些职工的眼中却意义不同。

他们何曾见过有如此接地气的领导,再结合今天李学武的谈话,以及过去他的那些事迹,大家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刻了。

都是做宣传工作的老油条了,只要心中有所感悟,落在笔端的就是情真意切。

再写李学武的文章一定有血有肉,不显空洞。因为李学武的坦然就摆在他们的眼前,看得到还能写不出来了?

当然了,不能写今天李学武请客,但可以把这份感悟写在其他的事迹上嘛。

头脑灵活的已经看出来了,既然今天李学武已经来了,就说明他并不避讳这种宣传工作。

想想也是很正常的,哪个领导职务变动不是要求宣传部门跟上,把自己过去的成绩和作为大夸特夸。

这位李学武他们倒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夸一夸,因为他的优秀事迹实在是太多了。

反而真正大篇幅报道的很少,因为李学武对关于他的宣传有过指示,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基层,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好不容易有了这次机会,大家端着饭盒看了一眼办公室里的李学武,有机会的过去打个招呼,没机会的就回了自己办公室。

宣传阵地向来是单打独斗,文章很少假借人手,更崇尚一笔写就。

所以吃着炖肉,一些人已经开始琢磨起了锦绣文章,应该从哪个方面立意开题。

相信今晚过够,宣传机器开动,不少人一定揪着李学武表面上的成绩大写特写。

一篇两篇还行,如果真的一窝蜂,一定过不了,所以得另辟蹊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