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休息前,他还得回办公室一趟,他得确定一下他不在的这两天局势有没有什么变化。
变了,确实变了,一路走回到办公室,好像什么都变了。
变化最大的便是厂里那些看向他的目光和眼神,有猜测,有戏谑,也有怀疑。
梁作栋太清楚这眼神的意义了,他完了,彻底地完了。
且不说在保卫科交代的那些问题是否会影响到接下来集团对他的处分,只说他消失的这两天该怎么跟领导解释。
在进保卫科的时候,他最想见的便是领导李学武,可现在他想躲开。
这个时候去见李学武已经没有意义了。
其实他不知道,就算他想见李学武,李学武也没时间见他,因为李学武根本就不在单位。
密云,红星村。
时隔将近两年,李学武再一次来到了这片土地,山路依旧难走,可山上却很热闹。
自从他担任保卫处经理以后,红星村以及山上的训练场他便没有再来过了。
就算是有检查任务,也多是秘书和于德才下来,说起来还是他主动这么要求的。
两年时间转瞬即逝,物是人非,训练场的负责人早就不是魏同了。
而训练场的归属也从保卫处划拨到了人事处,成为了集团直属的训练基地。
同样的,他也不是保卫处的主管领导,这次来红星村调研,是为了年底的工作总结。
原消防科副主管,现任训练科主管卞梅瑞小跑着上前,在李学武下车后接住了他的手。
“卞主管,辛苦了啊。”
“欢迎领导来训练场指导工作!”
卞梅瑞算是李学武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他自然是很恭敬的。
况且在这鸟不拉屎的大山里,要是没有李学武在卫三团的影响力,他们怎么立足啊。
李学武在卞梅瑞的引导下,同训练科以及驻留训练场的干部们一一握手招呼。
这里有很多人都认识他,他也能认识大半这里的干部,说上几句就是老部下。
嗯,李学武年纪轻轻的,也有老部下了。
“先看训练场,再看培训基地。”
李学武并没有让卞梅瑞为难,点了两处训练场最紧要的区域要看一看。
训练场早就做好了准备,无论领导点了哪里,他都有信心带领导过去。
道了一声是,举手敬礼过后,卞梅瑞带头,引导他往前走,正是大楼后面的训练场。
两年的时间,训练基地早就变了模样,除了大楼和院墙没有变化,这大院里基本上看不出原本的样子了。
场地通铺了红砖,部分区域用水泥铺了路面,楼房添置了两处,都较办公大楼更高。
得益于红星村正在搞砖瓦厂,这里的建筑成本大大下降,建楼倒是简单了。
训练场地上,正有几队身着板绿的战士在训练,李学武一眼便能分辨出哪个是红星厂的,哪个是卫三团的。
倒不是说红星厂的保卫队伍更拉胯,而是因为红星厂的保卫队伍已经不在这参训了。
在训练场上接受训练的,是来自集团其他单位的培训干部队伍,也有基干民兵。
卞梅瑞站在他身边,着重给他介绍了这两年训练工作的进展和成绩。
李学武并没有做什么指示,只是耐心地听着他的汇报。
到最后,有参训的干部认出了他,红星厂这边还没有反应,卫三团的带训参谋长已经小跑着过来敬礼问好了。
跟随他调研的干部,以及训练场的干部们这才想起来,领导还是卫三团的副团长呢。
对红星厂的训练李学武都没有多说话,对卫三团他就更不会多嘴了。
简单问了几句之后,他便笑着同调研队伍往培训基地去了。
培训基地就在新建的那两处大楼里,是集团人事处,协调和组织各单位干部职工培训的地方,培训的内容就包括了兵事基础。
这倒是很好理解,这个年代无论是职工还是干部,都要掌握一定的兵事能力。
地图要会看,还要会画,开枪至少不能脱靶,否则就太难看了。
培训基地更注重正治教育,因为是封闭式的培训场所,这里比联合学校更严格。
完全是兵事化管理,集团现有的年轻干部都要来这边走一遭,锻炼精气神。
应该是有所准备,在参观培训基地的时候,有班级学员主动请求领导讲几句。
李学武知道是训练科的意思,却也是没有扫兴,就着培训的意义讲了几句。
他的能力和文采自然不用怀疑,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却也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同。
从训练基地出来,又受刚刚赶到的卫三团副参谋长沈放邀请,共同参观了这里的垦区。
依照八一六团的老基础,卫三团在这一基础上,加深加固与多方合作,建设了山上的垦区。
几万亩的熟地良田就不用说了,山沟沟里冬雪映衬下的一排排蔬菜大棚,确实让李学武欣慰。
虽然不敢说全是他的功劳,可他也是为这片土地和事业付出过努力的。
沈放是 ,每一处都介绍的很详细。
到农牧基地,他还带李学武看了几处作业区域,甚至还能看到人工作业的屠宰场。
“是村里招的工人。”
沈放见李学武看了那边的屠宰工人,便做了解释:“齐团长不允许战士们参与工业劳动。”
“嗯,农垦可以,工业就算了。”
李学武点点头,显然很认同齐耀武的安排。
“水产养殖怎么样?”
看农牧和畜牧养殖的情况很喜人,李学武又关心起了价值更高的水产养殖。
相比较于投入成本更高的农畜牧,其实水产养殖更可靠实在。
“去年水产的收入已经与农垦投入成本持平了。”
沈放很是骄傲地讲道:“这得多亏了你给的建议,改良品种和饲养条件。”
“一点点意见,算不得什么。”
李学武微微摇头,上车后又一起往中草药种植基地去了,他今天的时间很紧。
冬天,天亮的晚,黑的却早。
早晨出来的时候就不算早了,要是再不紧着点时间,天黑了就不好回去了。
卫三团的屯垦基地已经形成了规模,包括蔬菜和粮食的种植,已经能同农牧和畜牧以及水产养殖形成简单的生态循环。
同样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借助这一较为健康的生态系统,很快也形成了规模。
有粮有菜,有鱼有肉,卫三团的战士表现出来的精气神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据沈放介绍,卫三团在整个卫戍区里也是数得上的,不敢说头一号,可综合评比就没出过前三,相当的硬气。
这两年卫戍区没少从卫三团征调基层干部充实其他团的建设,卫三团的训练风格遍地开。
基层干部的流转,也把卫三团的优良传统和名声带了出去,只垦区这一项就多少个团羡慕。
“除了自用和供应给红星厂,我们还向卫戍区供应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等。”
“不要为了面子,饿了肚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