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扯蛋

时间因素发展到现在,就不得不提到第二点了,形势变化。

形势确实变了,上面对变革的解读和宣传都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李怀德对这方面是十分敏感的,由于三支代表的入驻,工宣队的派出,他开始警惕了起来。

他在担心什么?

没有开历史天眼的他,当然担心他的变革之路被复制重演,有人会提前结束他的管理。

时间来到今年的下半年以后,他的这种担心和顾虑越来越严重,其直接影响便是朝令夕改。

原本让李学武负责的工宣队在完成主体框架搭建以后,便被要求移交给了谷维洁。

这就说明李怀德对李学武的信任在降低,对谷维洁更是直接表现出了警惕。

李学武对李怀德失望了吗?

不,他从来都没有奢望过李怀德是一个坚定且正直的人。

要让李学武来评价他,李怀德就是一个投机客。

试想一下,李学武接班出了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

辽东工业管理小组会有解散的风险,集团会直接对各分厂和公司实现管控。

也就是说,作为主管领导,班子里的一些成员对下面的影响力会骤然提升。

再有,辽东工业管理小组不解散,李学武接不了正的,那正的是不是就空出来了。

你说董文学监管,那京城这边呢?

董文学顾头不顾腚,兼顾了钢城,京城这头儿的利益就得让出来。

可凭什么啊,这是李学武辛苦摆出来给他的,不等于被人家虎口夺食了?

李学武要是个副组长,就像董文学说的那样,他在辽东工业的影响力和管控能力会呈支线下降。

他的影响力和管控能力下降了,是不是就意味着班子里其他成员的利益增强了?

基于以上两点,集团班子成员对李学武的态度发生改变就显得很正常了。

你要问李学武该怎么办?

景玉农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他身上的戾气,就说明他真的要来硬的了。

即便是最后没有拔刀,可要拔刀开干的架势必须做出真的,且能拔的出刀。

你要是问李学武针对谁?

他针对的不是某个人,而是集团里的这种意见,要扭转他们的惰性思维,打消他们的觊觎。

首先来讲,老李对他信任的减弱,就证明他进步的速度正在加快。

也说明老李最近两年的人事调控和政策有了一定的成绩,否则他不可能有这么足的信心。

但总体上来说,老李还是支持他去钢城负责工业工作的,因为他在业务和组织管理上要依靠他和董文学来创造支撑。

可这并不影响他做平衡。

以前的班子成员少,还可以用利益关系来进行区分化解,大家也都吃得饱。

现在班子里正常的位置就有十一个,再加上三支代表、职工代表等等,说话的人太多了。

李怀德要巩固自身的影响力,还要协调和分割其他人的影响力,完成组织生态的平衡。

这没有错,谁更强就削弱谁,谁更弱就支持谁,当年杨元松也是这么玩的。

只是那个时期风云变幻,杨元松的脑子跟不上,把自己在红星厂的路给玩死了。

李怀德不一样,集团的发展已经快要走上正轨,也是时候做出平衡调整了。

所以,李学武表现出强势的态度,强硬地接过董文学的班,会给其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是他需要的,打破李学武在班子里的和气形象,完成关系分割。

李学武接了辽东工业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是给了他接下来削弱李学武影响力的机会。

而一旦李学武没接上,那他就更不会手软,借着其他人之手,压一压李学武。

反正到时候李学武恨的是其他人,他回头还能做好人,继续拉拢使用李学武。

作为一把手,他就是有裁判员的优势,只要稍稍放松对李学武的支持态度,他怎么都会赢。

其次,谷维洁的态度很模糊。

你要说她和董文学以及李学武之间的联系,前文已经提到过了,并不是铁板一块。

李学武和董文学完成互换交接是他们自己的事,一旦出现了纰漏,也不能怪谷维洁捡便宜吧。

她在红星厂经营了三年,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可一旦亮出爪牙,也能啃下一大块肉来。

薛直夫,一直以刚正不阿,善于处理复杂问题而被上面的领导所重视。

李学武确定,一旦谷维洁进步成为领导,组织副领导的人选一定是薛直夫。

两人之间并没有很好的私人关系,工作关系倒是很融洽,可也只是工作关系。

只要是做管理,做领导的,就没有不培植自己亲信的,这句话搁在谁身上都一样。

一旦出现了危机,谷维洁都能对他们动手,更不用说薛直夫了。

可以这么说,两人动手的理由还真不是分他们的肉,而是跟其他人抢夺资源。

这都不能怪他们冷血漠视。

如果判断谷维洁和薛直夫会在问题的关键上动手,就不用考虑苏维德、张劲松和程开元了。

程开元的实力其实一直都很强,屡遭李怀德的毒手,李怀德又舍不得他嗝屁。

现在更是被扶持,以平衡董文学和李学武的势力,尤其是他同薛直夫走在了一起。

你要说张劲松才来几个月没什么基础,那这话可不准确,主要领导有动作,下面能不跟着打顺风仗?

更何况张劲松同其他成员的关系都不是很密切,跟李学武更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了。

他是很傲气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很是卖力气,也做出了成绩。

至于说苏维德,李学武倒是不用担心他。

这不是苏维德很弱,或者说他对削弱自己的影响力没有兴趣。

而是这老银币对他和李怀德等人都感兴趣,不用李怀德主动给他递机会,他都在暗戳戳地搞事情。

其他人还有可能在明面上对他的进步表达质疑,李学武毫不怀疑这老小子会背后使阴招。

最后再说高雅琴,这是李学武主动招揽来红星厂的,也是目前班子里唯一一个跟他有过正面对撞的成员。

可正因为如此,高雅琴来到红星钢铁集团以后,在他的支持下负责了经济工作,对他的支持和否定都不足以造成什么影响。

他现在手里能捏着的只有董文学和景玉农这两张牌,老李那张牌只能算顺风牌。

所以,他没得选,必须要让李怀德重新重视和信任他的意见,不给谷维洁和薛直夫被迫出手的机会,更要坚决打掉苏维德、程开元和张劲松等人的主动冒犯之心,拿到高雅琴的顺风票。

有人问你是不是忽略了两人?

没错,工会主蓆熊本成,三支代表王小琴。

这两个人李学武没重视是有原因的,熊本成在医院躺了一年多,影响力几乎消耗殆尽。

他没有能力发起对李学武的挑战和质疑,能走出医院来开会都得看李怀德的态度。

李怀德需要他这一票了,他的病就好了,李怀德觉得提案有信心,哎,他又病倒了。

王小琴这一票李学武并不需要她在第一时间投出来,因为她是三支代表。

李怀德本来就对三支代表来集团工作有所警惕,就是冲着王小琴不太管事才允许集团同卫三团开展一系列合作的。

王小琴本人是一定支持他的,可李学武要考虑到接下来她在集团的工作环境。

同样的,也要考虑到卫三团与集团之间的合作未来。

所以,她有能力发表意见,甚至直接与李怀德对抗,但这张王牌不能这么用。

要打一场,但不能砸碎了盘子,更不能不考虑到未来的工作环境和班子表面上的团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