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我正经人嘎!

李学武工作繁忙,照顾家里不及,顾宁也不会跟他大吵大闹,总是心平气和地沟通。

今天这种情况并不特殊,家里有什么事,两口子也都是找没人的时间谈话。

“学才两口子在这吃的?”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水,看了沙发上坐着的顾宁问道:“有什么事吗?”

“我留饭了,他们说家里等着呢,送了孩子便回去了。”顾宁理了耳边的头发,看向李学武解释了一句,而后问道:“京茹这边你是怎么安排的?”

“嗯,我也正在想这件事。”

李学武点了点头,迭起腿看向壁炉思索道:“说暂时不用她吧,还怕她多心,这要一直用吧,我知道你也担心。”

“前一阵子妈还问我来着,我想着等她月份大一点的,不方便了再跟她商量。”

“其实现在才是最危险的阶段。”顾宁强调道:“她是第一胎,谨慎一些才好。”

“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李学武目光看向了她,道:“可不是怕她心里有委屈嘛。”

“毕竟在咱们家干了两年了,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

李学武的心还是软的,尤其是对身边人。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他想了想,讲道:“妈跟我说孩子可以送大院去,早晨送晚上接,咱俩就在单位食堂吃。”

“我没有问题,毕竟离家也不远。”顾宁捧着茶杯想了想,“你早晨可以早点走,去妈家吃,晚上吃了晚饭再回来。”

“那不是把你抛下了嘛。”

李学武微微摇头,道:“我再琢磨琢磨,京茹的事我会找时间跟建昆说一下,让他劝劝。”

“至于说家里的保姆,我踅摸踅摸,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哪怕是给做个早饭和晚饭呢。”

“没必要牵强,哪吃不一样呢。”顾宁低着头想了想,“要不要问问我妈那有没有合适的人?”

“甭麻烦妈了,千里迢迢的,还要担心咱们。”李学武微微摇头,“要说找个做饭带孩子的,并不是很难,难就难在人得踏实。”

踏实,其实就是可靠。

甭说家里孩子需要个可靠的保姆,就是这楼上楼下的,没有个信任,李学武可不敢往家里随便招人。

两口子坐在沙发上为难,愣是从身边找不出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了,李学武为人谨慎,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基本上没有交集。

顾宁更是社交狭窄,就单位里那么几个人,连家里的亲戚都不联系。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李学武丈母娘,可他又不愿意麻烦她,毕竟隔得太远了。

要说需要保姆,只要李学武放出话去,送保姆的人能把他们家门槛子踢碎了。

你道是后世给领导家送保姆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真送进去了,就等于把自己送上去了。

李学武绝对不会给别人开这个口子,用秦京茹真是顺了手,可也不能不让人家生孩子吧。

现在真得做出选择了,秦京茹这一走,至少两三年回不来,总得等人家孩子大一点的。

到时候韩建昆工作稳妥了,工资也高了,不一定需要她出来工作了。

所以是秦京茹想不开,李学武早有她会离开的心理准备。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再从大院或者邻居里找个妥当的人,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一来没有合适的,二来他也不想把自己同大院那边牵扯的太深。

以前还无所谓,可他现在职务愈高,托他办事的人情也多了起来。

都是街坊邻居的,咋好意思当面回绝啊,毕竟父母兄弟都在大院里住着呢。

现在他接送李姝姐弟,都是送了就走,接了就回,少有逗留,不给别人开口的机会。

也正是他这种表现,也表达了对人情关系的拒绝,找他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

“我再想想,实在不行就找两个。”李学武长出了一口气,“李姝需要钢琴老师,家里需要住家保姆,正好凑一对。”

顾宁抬眼看了他没说什么,家里事总有他做主,从未有叫她为难的。

他好像无所不能的人,任何问题在他这里都有解决的办法,是她最羡慕也是最信任的能力。

“夜深了,睡觉吧。”李学武放下茶杯站起身,伸出手要拉她,“要给李姝和李宁再生个弟弟妹妹,我觉得这问题倒是迎刃而解了。”

刚想抬手握住李学武大手的顾宁没好气地瞪了他,顺势拍了他手一巴掌,却被李学武抓住。

“唔——”顾宁被他抱在了怀里,小声提醒道:“孩子还在楼上呢。”

“没事,一时半会醒不了。”

李学武嗅着顾宁身上的味道,温柔地说道:“难得享受二人世界,做点有趣的事。”

顾宁才不信大半夜的,他能想出什么有趣的事,要推开他没有力气,顺势倒在了他的怀里。

在客厅里?

这坏蛋!没脸见人了。

——

六月末,在李学武的指导下,宣传处经理卜清芳主持并协调红星文艺出版社对文艺宣传队进行了升级处理。

升级后的文艺工作团为副经理级单位,依旧隶属于红星文艺出版社,受宣传处管理。

全称为红星钢铁集团文艺出版社东方红文艺工作团,简称东方红文工团。

原宣传二科主管蒋佩群任文工团团长。

原文艺宣传队队长,宣传一科副主管张丽任文工团副团长,主持行政工作。

原文艺宣传队指导员,宣传三科副主管王亚娟任文工团副团长,主持文艺工作。

原红星国际饭店副总经理何雨水任文工团队长。

文工团成立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厂里多少讨论,倒是主要负责人的岗位变动有人关注。

尤其是红星国际饭店的副总何雨水,跨部门、跨岗位的调动,让人猜不透这是什么路数。

其实何雨水也是懵的,李学武给她送了那么多大部头,她有想过自己会接触到思想工作。

可她从未想过要调到文工团,还是从事思想指导和教育工作,这完全给她弄懵了。

李学武的安排,她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在组织谈话的时候,只能说一些主观上的积极性。

文工团这边没什么反应,变的只是管理层级,干部的空间进一步拉开了。

团里的工作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王亚娟是有些失落的,没想到李学武如此的干脆,当她拒绝了文艺工作队的工作以后,连她指导员的岗位也给换成了副团长。

当然,在其他人看来,王亚娟同样是进步了,副主管变正主管,还有啥好矫情的。

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矫情。

何雨水所负责的文艺宣传工作队挂在综合管理部,直接向领导负责,汇报工作。

她哪里看不出这种安排的目的。

不是李学武不信任她,也不是不用她,是她自己放弃了这一次的机会。

李学武如果厌弃了她,也不会有副团长,主持文艺工作的安排了。

从保卫组到委办,再到领导的岗位上,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李学武工作态度的转变。

在人事安排上没有了以往的遮遮掩掩,变得直接了起来。

要用谁,怎么安排,大方地协调和处理,不像以前要顾忌部门之间的和谐关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