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昔日恋人

不过纪久征的问题很特殊,这个人没有什么毛病,风评和能力也都是看得见的。

老李用他在能源总公司,看重的便是他四平八稳的性格,这是红星钢铁集团运营的第一个资本和技术股份占多数的企业。

当然了,以李学武的性格,这样的企业不可能让纪久征混日子,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日子。

好不容易谈下来的项目,也是极力争取到的资本运营实验机遇,不能给他浪费了。

“那就再用他三个月,总公司的架子搭不起来就换将。”李学武必须给老李面子,但也做了期限,“当初我可是做了卜清芳同志的工作。”

“嗯,清芳同志的能力我是信任的。”李怀德了然地点点头,看向李学武问道:“你不是要推荐她给你搭班子吗?”

“我是很希望厂里多留一份战斗力。”李学武点了点桌子,“就怕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下面出了情况,上面没有人可用,到时候要耽误工作。”

他顿了顿,这才继续讲道:“三个月以后纪久征能做出成绩,那就调卜清芳同志来综合管理部担任经理职务,任副领导。”

“如果他拿不起来,那就调他回来担任综合管理部的经理,让卜清芳去能源总公司。”

李学武的话说的有点复杂,他话里的这两个人,两个职务,好像谁都能干一样。

可实际上,李学武后半句话就已经判了纪久征死刑,调他回来担任部门经理,可没有副领导的身份。

为什么要推卜清芳担任副领导?

很简单,李怀德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最迟明年年初董文学回京,他去辽东。

现在都已经快要7月份了,再不把综合管理部和接班人选定下来,黄瓜菜都要凉了。

用卜清芳,不用梁作栋,这是李学武早就定下来的计划,因为梁作栋不可靠。

你问卜清芳就可靠了?

谁都不可靠,但她是女同志,两人相处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彼此都很清楚对方需要什么。

卜清芳在工作上是有短板的,李学武恰好能弥补她的短板。

所以,在李学武离开京城,去往辽东的时候,领导的身份暂时不会动。

为了不耽误集团的工作,势必要有人来帮助他分担这边的工作。

直到他在辽东站稳了脚跟,身份才能换成委办副总监,或者副总。

这期间如果想走的更稳一些,总经理助理的职务也可以做过渡。

至于说他卸任领导职务以后,由谁来接班,还得看具体的表现。

卜清芳接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她缺乏独立的管理经验,这一次没下去主持工作,她确实走错了一大步。

就算有李学武的照顾,也无法弥补这种缺失,她想要进步,早晚要走外调的路。

如果集团班子里女同志较少,她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班子里已经有了三位女同志。

这已经是现在这个时代最开明的表现了,用不着继续补充女同志进班子。

李怀德也是这么想的,见李学武如此说,知道他是想给卜清芳一个机会。

“宣传处的工作你怎么看?”他从抽屉里抽出一份文件推了过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组建文艺工作团?”

李学武看着文件上的抬头,有些诧异地抬起头看了李怀德一眼,复又翻开文件看了起来。

“按文艺工作队现有的规模,无论是从管理上讲,还是从表演需要上看。”李怀德语气和缓地讲道:“是时候提一提级别了。”

“按制度规划提级我没有意见。”李学武一边看着文件,一边附和道:“这上面提到要拆分现有的文艺工作队,成立专业文工团是……”

“嗯,我也是很犹豫啊。”李怀德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窗外,讲道:“文艺宣传工作本身就拥有服务大众和正治宣传两种属性。”

“集团制度变革和发展,文艺宣传工作要先行,尤其是从近两年厂里的形势发展看,职工对精神文化需求在大大地增加啊。”

他回过头,看了看李学武,“当然,我并不是说形势大好,天下成平,正治宣传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关于文艺宣传队,我的意见是提到管理层面上来,放在宣传处为好。”

李怀德向办公桌这边走了两步,隔着茂盛的绿竹同他讲道:“我知道你的担忧和危机意识,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和理解。”

“所以精神文化需要和宣传工作可以稍稍分开来建设,也体现了咱们集团文艺工作的专业性嘛。”

老李说的冠冕堂皇,看似复杂,实则就一个意思,文艺宣传队在当前的集团发展的形势下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太过于锋芒毕露。

谁敢否认文艺宣传队的能量?

当初李怀德上位只依靠了两股力量,李学武为他准备的青年突击队和文艺宣传队。

青年突击队名存实亡,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文艺宣传队倒是发展的很好,只是掩藏了一些锋锐和针对。

现在集团化变革在推进,李怀德是要对集团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动刀子。

“成立专业的歌舞剧团我是很认同的。”李学武先是表达了支持的态度,而后看着他认真地讲道:“可我担心的是形势发生剧烈变化。”

“说说看,我就是要听听你的意见。”

李怀德对于李学武的质疑没有懊恼,他非常相信李学武的正治敏感度,这种信任也多次帮助他脱离陷阱,规避风险。

他走到李学武的身边,敲了敲放在桌子上的文件,道:“它之所以还在我这里,就是想再等一等,看形势有没有什么变化。”

“李总监,我的研判可能有误差,但是,”李学武想了想,认真地讲道:“您应该知道,上面几乎已经放弃了原有的工作形式。”

“嗯嗯,我也想到了这个。”李怀德坐回到了办公桌后,点了点桌面,问:“你对未来上面的工作形式或者政策有什么考虑吗?”

“我不敢肯定,但一定跟宣传工作有关。”李学武认真地讲道:“大学习活动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上面派驻到各单位、系统的评估调查组都已经回去了,那么第二阶段必然有所改变。”

“按现有的政策和态势,加强工人和农民参与大学习活动积极性,增强两方在变革活动中的话语权,这不是什么秘密。”

李学武点了点桌上的文件,提醒老李道:“三支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文艺宣传工作,咱们厂在这方面一直做的都很优秀。”

“要加强文艺宣传工作的建设,要树立优秀正派的宣传观念。”

他语气较为谨慎地提到了上面从年初到现在,人民大报上风向的变动和调整。

李怀德听得非常认真,也在认真地思考着。

好一会儿,等李学武讲完了,他这才指了指李学武手边的文件,问:“那这项工作,你的意见是暂缓执行,还是做出变动?”

“李总监,我完全支持您的意见。”李学武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见老李依旧看着他,这才认真地回答道:“成立文工团没有问题,但也不妨碍在文工团内部组建文艺宣传工作队。”

“有针对地选拔优秀宣传标兵。把思想过硬、技术扎实,能承担压力的同志安排到相应的管理岗位上去。一旦有工作需要,也方便调整。”

“嗯,你想的很全面。”李怀德双手交叉在小腹前,抬眼望着顶棚的灯考虑了几秒钟,这才看向了李学武,“这份文件你拿回去,以综合管理部的名义修改发布执行。”

不等李学武回复,他又坐直了身子,讲道:“你来负责指导和帮助宣传处组建文工团。文艺宣传队就挂在综合管理部。”

“协调宣传处没有问题,文艺宣传队挂在综合管理部是不是——”李学武迟疑道:“放在组织工作部是不是更合适一些?”

“不,放在你手里我更放心一些。”李怀德近乎于直白地语气说,“就这样吧。”

——

李学武回到办公室以后并没有立即着手安排文工团的工作,而是端着茶杯思量许久。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