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孩子不是你的

现在的厂办公区早就人满为患了,再没有地方能腾出位置,给能源总公司摆出办公桌了。

从三产管理处回厂办公区的路上,李学武同谷维洁共乘一辆汽车,两人在车上关于纪久征和刚刚成立的能源总公司也有了一番对话。

谷维洁对于厂里在股权经营模式下的大胆尝试持保守态度。

她对任命纪久征担任负责人倒是没有反对,可也含糊他的管理能力和资历,这是一个挑战。

“李总监在人事工作上还是相对保守的。”

李学武听了她的话微微点头道:“相信您也看得出来,他不信任兼并后进厂的干部。”

“这样是不对的,”谷维洁皱眉道:“人事上的保守就是人为的孤立,早晚会出事的。”

“是会引起一定的议论。”

李学武也看得见这种保守主义下的弊端,但还是为老李说了一句话,“红星厂目前是在走钢丝,李总监不敢有一点疏忽。”

“如果我在他那个位置,我也不敢说有多么的大胆和开放。”

他看了身边的谷维洁一眼,道:“换做是谁在那个位置上,压力一定不会比李总监小。”

“这话我是认同的,”谷维洁长出了一口气,说道:“但这并不影响我坚持开放的人事态度。”

“不能因为怕出问题就不做事了对吧?”

她拧着眉头讲道:“机遇和发展同矛盾是伴生关系,有些事情是躲不过去的。”

“嗯,我理解您的意思。”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但这件事还得慢慢来,人事政策的转变也标志着管理政策的转变,弯子拐大了,容易翻车对吧?”

正巧,他们所在的汽车拐了个弯,进了办公区。

谷维洁瞅了他一眼,虽然还是很在意自己的意见,不过也听得进去李学武的意见。

好一会儿,她才在下车前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件事再议吧。”

李学武当然看得出谷维洁的不满意,但思想上的分歧不是那么好调和的,即便他是红星钢铁集团的领导。

能担任这个职务就代表他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和肯定。

但是,他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完全左右老李的管理思维。

他可以说在业务工作上,在执行层面,老李能认真听他的意见,但在其他问题上,尤其是敏感的人事问题,老李表现的相当固执和保守。

没有人可以动摇和怀疑一把手对人事工作的决心。

这是老李的自留地,也是被他视作为掌握管委会,掌握红星厂发展方向的根本。

谁都有自己的原则,谁都有自己的敏感区域,一旦遭到试探性的接触,必然会引起反弹。

李学武不希望在这个时期,外部形势持续恶劣的情况下,红星厂内部组织生态矛盾加剧。

当然,他当然理解谷维洁为什么希望引进兼并后干部加入到真正的核心管理区域。

固化的人事环境会滋生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最严重的便是山头思想,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贻害无穷。

同样的,谷维洁也不希望李怀德坚持保守思想,将人事工作抓的那么紧,影响到了组织的正常发展和进步。

班子内成员,对组织人事工作都有诉求,谷维洁作为主管领导,面临的是多方要求和协调。

她本人并没有直接负责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但肩负着组织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重要责任。

广义上来讲,她所在的岗位就是钳制和平衡李怀德一支笔的,是监督和缓和李怀德同其他班子成员关于权力分工等矛盾的。

李学武虽然作为领导也有相关的责权,可主观意识上要同李怀德站在一起,协调和维护班子的稳定,要执行李怀德的意见。

现在,谷维洁要求他站出来,同她一起逼迫李怀德修改目前的管理政策,老李会怎么想?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集团一样如此,老李这个厨子不专业,只会做凉菜,不会炒热菜。

但你不能说他不会控盐啊。

他不会控言,难道放屁啊?

——

“行了,我知道了,恭喜已经说过了,这次说一帆风顺,再立新功吧。”

李学武掐着电话呵呵一笑道:“当然了,这三把火怎么烧,什么时候烧,你来定。”

“哈哈哈——”

听了电话里黄干讲的话,李学武笑容都灿烂了许多。

“咱们是老同学,合作多年了,你说话,我还能不支持你?”

“放心,我看你行动。”

看着王露出现在了门口,他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随后他又在电话里讲道:“嗯嗯,好,我这边还有事,等你调研结束,好。”

“领导,车已经备好了。”

王露见李学武挂了电话,这才继续汇报道:“工程处孙副经理在楼下等您。”

“就是去看看现场,不是早说过了,不要兴师动众的。”

李学武站起身,由着王露收拾了办公桌,语气有些不耐地说道:“委办这边是怎么传达的?”

“我反正是说清楚了,不过您也知道,”王露瞥了一眼隔壁,轻声解释道:“梁副总监最在意这些,不允许我做主的。”

“好,我知道了,”李学武也是颇为无奈地点点头,“下次等我走了你再给检查单位打电话。”

“您是把我豁出去了——”

王露苦恼地看着他,说道:“我觉得梁副总监说的也对,您总不能让下面难做吧。”

“嗯,你的立场转变的可真够快的——”

李学武整理好了衣着,点了点王露道:“涉及到你的工作了,你也把我给卖了。”

“是您先卖我的——”王露笑了起来,提醒道:“我卖了您都还是形式上的,您可小心点聂小光,他要卖了您可是实在的。”

聂小光正式出师了,跟了韩建昆一个多月,终于拿到了准驾许可。

其实他的驾驶证早就下来了,脑子好使,又年轻,每天除了出任务,都在训练场泡着。

就算是咸菜也泡熟了。

大卡车开的非常溜,小汽车学到了韩建昆的四分精髓。

剩下的他师父说了,得慢慢练,慢慢感悟。

聂小光可不知道啥叫感悟,大概是开多了就懂了。

“领导,您也不带个秘书——”

工程处副经理孙家珍站在大厅里,笑着迎了李学武下楼。

李学武给他摆了摆手,招呼道:“我还跟委办说呢,给工地项目部那边打声招呼就行了。”

“我就是去看看现场,每周都得走一趟,不然不放心。”

虽然是这么说着,既然梁作栋已经安排了,孙家珍也已经等在了楼下,他还能拒绝吗?

梁作栋的积极表现,李学武都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在办公室工作,谁又不想进步呢,梁作栋惦记着委办总监的岗位并没有什么,他也理解。

“知道您惦记着工程工作,我们也理解您的心情。”

孙家珍倒是会说话,笑呵呵地陪着他下了台阶,见司机已经给开好了车门子,也没有多事。

“梁副总监打来电话,我也正想着过去看看呢。”

他从另一边上了汽车,给同在后座的李学武说道:“周一工程项目指挥中心给出的进度是,三个月之内,基建基本完工。”

“我不是着急啊,没必要催进度,按部就班就好。”

李学武手掌轻轻按了按他的膝盖,在汽车启动之后讲道:“我也不是不信任项目管理中心给出的数据。”

他抬起手指示意了自己的眼睛,给孙家珍说道:“有的时候听见的和看见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文字表述和现场勘查又是另外一回事,做工程啊——”

李学武坐正了身子,看向前方说道:“这里面学问大了。”

“一不留神,钢筋变竹竿,水泥变稀泥。”

说者有心,听者流汗。

此时的孙家珍后脖颈子已经冒凉风,手心里已经冒了汗。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