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和小保姆是什么关系?

“呵呵呵——挺好。”

李怀德笑呵呵地赞道:“我听广播电台也在尝试上新文艺广播节目,好啊,要努力把咱们厂的企业文化和思想工作汇报出去,宣传出去,不要羞于表达。”

他转头看了一眼李学武的方向,说道:“领导跟我说,就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哈哈哈。”

“学武同志说的有道理。”

谷维洁点点头,微笑着说道:“昨天还跟我沟通来着,希望将文艺宣传队伍专业化、鍕事化管理。”

“我这正犹豫呢,想听听您的意见和建议。”

“嗯,专业化,鍕事化。”

李怀德看着舞台的方向,思索着说道:“这样的管理模式有点返璞归真,向文工团靠拢的意思了。”

“他的意思我也理解,现在文艺宣传队伍扩大了,内部节目种类也比较多,组织架构也要提升,”谷维洁语气温和地讲道:“人多就不好带了嘛,更何况文艺宣传队每个人每周都有文艺表演任务,排演也很麻烦。”

“实施专业化、鍕事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专业程度较高的队伍训练完成度,也收一收心。”

“嗯,就像舞蹈队那样。”

李怀德看着身穿白色连衣裙上台的女主持人眼前一亮,点头说道:“是应该加强管理和约束了。”

“下一步宣传部门将会对各组、各专业队伍进行筛选和考核,剔除掉专业技能不合格的人员。”

谷维洁继续汇报道:“文艺宣传队要严抓严管,充分考虑个人情况,进行专业化编组。”

“单身的要住集体宿舍,已婚的每天早晨也必须来厂里点卯上班,统一前往演出剧场,统一下班。”

她轻声给李怀德讲道:“清芳同志跟我说,有部分文艺表演队的职工溜号溜岗,造成的影响很恶劣。”

“这个不用讲,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李怀德收回了舞台上的目光,看着谷维洁叮嘱道:“一定要保证管理队伍和业务队伍的纯洁性和专业性。”

“领导的建议还是很有见地的,他贯会居安思危,把问题的危险性考虑在前面。”

“我同您的意见是一致的。”谷维洁认真地点头道:“同清芳同志我也讲到了这一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现在自我检讨和调整还来得及。”

“如果您没有意见的话,那这个问题就上会讨论一下,还是……”

“没必要,你决定就好。”

李怀德没在意地摆了摆手,说道:“不能什么问题都上会讨论解决,我前天跟领导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组织赋予了你们管理权利,作为主管领导就要主动承担起组织管理责任,大胆一点嘛。”

他靠坐在椅子上,看着开始的节目,讲道:“为什么班子成员要扩增,就因为红星厂的规模越来越大。”

“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大小事情都放在会议上讨论决定,那咱们就不用干别的事了,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开会了。”

“我这个人啊,没那么贪权恋栈,”李怀德拍了拍椅子扶手,声音悠长地说道:“要把权利交给敢于做事,勇于做事的人啊,否则在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就是阻碍咱们厂发展的罪人了,是吧,维洁同志。”

“我可没有这么说——”

谷维洁微笑着说道:“对于您运筹帷幄,指挥有方,我还是很敬佩的,也希望多听听您的意见。”

“哈哈哈——”

李怀德就着节目结束,大家鼓掌的间隙,笑声变得爽朗了起来,就连鼓掌都用力了一些。

——

两人的谈话距离稍远位置的人听不见,就连他们身后的秘书都听不清,但工会主蓆熊本成听了个真。

只是没人注意到,熊主蓆的嘴角都快撇到李领导脸上去了,那白眼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犯病了呢。

嗯,今天天气好,很难得的熊主蓆没有生病,也是刚从厂医院出院没几天,今天这种场合他必须露面的。

大型表演,如果职工看不见他,说不定晚上还没到,就能传出他死了的消息。

你不信?这大半年以来他都“死”了好几回了,每次他去住院,谣言都会传出来,关于他的死讯。

熊本成也是憋屈,今年干部大调整,工人联合会下面的几个经理和副经理全换成了李怀德挑选的干部。

美其名曰干部流转锻炼,也给工会的干部发挥才能试炼身手的机会,省的见天吵嚷怀才不遇。

你就说李怀德损不损吧,工会的干部流转进步他不拦着,可平调出去算怎么回事啊。

总厂调分厂、调分公司,总得给个说法啊,一个锻炼就打发了?

还不是不拿他这个工会主蓆当人嘛,更不拿工会的几个豆包当干粮。

且听李怀德说的好听吧,还主动放权,他倒是想不放来着!

从二月份开始,三位新副领导到来,不仅没有加固红星厂管理班子的团结氛围,反倒成了一盘散沙。

苏维德在李怀德这里碰了壁,又在李学武那里挨了一刀,现在相当的低调,就等着集团体制变革了。

同时他也没闲着,认真考察了红星厂的正治生态环境以后,放弃了原本再一次掀起变革浪潮的幻想,转而深入基层,开始抓起了安全工作、监察工作。

明眼人都知道,这老小子没安好心,跟班子里谁都不交好,一门心思的挖墙角。

班子会上很少发言,也很少表态,主管工作规规矩,不给任何人抓他小尾巴的机会。

现在真成了老乌龟,让李怀德这头饿狼无从下口。

所以,就算如李怀德有李学武的支持,前期的布局,现在拿无欲则刚的苏维德也没有办法了。

再看另外一位新任副总监张劲松,真可谓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不过这位倒也有气盛的资本。

他主管业务和后勤工作,联系新成立的能源公司和劳服公司,一个是最大股份联合企业,一个是职工人数分布最广,无孔不入的服务型企业。

可叫他逮着机会了,每天除了手头上那点工作,基本上都会下去调研,或者去一线检查指导。

年轻有干劲,睿智有风度,与同样年轻但收敛锋芒的李学武正成了对比。

言之有物,敢想敢干,张劲松在厂职工,尤其是年轻人的群体中威望逐渐提升。

跟他接触的很多年轻人都有种初遇明主,必须跟他一起干一番大事业的心情和信念。

这样高傲的副总监,又怎么会同其他几个老帮菜坐而论道呢,只当他们是腐化不堪的老顽固。

只等着分管业务和联系的两家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才会携全胜之资,让管委会的座位重新排名。

所以张劲松虽然同苏维德是性格相反的两个人,但同样选择了单干。

与之相比,最后来的高雅琴副总监就聪明的多,处理办公室事务和下面的业务就老练的多了。

真不愧是部委下来的干部,有着丰富的对外工作经验,更掌握了在大厂生产的技能和本领。

其他人看不真切,那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他在厂医院泡病号,疏离了班子,远离了厂管委会这个大火球,站在第三方的视角上,倒是看的愈加真切了。

高雅琴明显是跟李学武达成了某种默契,在一定程度上,两人通过近期的商业活动走的很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