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确认过眼神

因为红星厂在进行大学习活动和生产工作变革的时候,群众是以多种形式和集体的身份参与进来的,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

所以李怀德也是力排众议,以李学武身上那些奖章为由,推了他一把,担任了管委会的秘书长职务。

现在的苏维德就很难受了。

首先是保卫组负责人的变化,在他还没来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了相关的决议,让他很被动。

其次是李学武调任管委办,三支代表王小琴接棒,让他在话语权上受到了很多的挑战。

因为作为三支代表,王小琴是能够参与管委会工作讨论的,同他一样拥有影响红星厂工作决议的话语权。

当然了,管委会体制下,李怀德永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争了也没多少,可不争又觉得好气。

最后便是工作的执行,在得不到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支持,他的很多想法都成了空想,说出来都不顶人放屁。

他现在指挥不动李学武,未来更钳制不住王小琴。

可以这么说,他这个保卫工作主管领导当的啊——憋屈。

——

4月3日,李学武按照组织工作需要,签署了保卫部门全体纪律队伍的轮训动员令。

此次参与轮训的队伍包括了全体保卫、消防、监察部门。

同时,厂民兵管理办公室向全体民兵发出了轮训的号召。

按照基干民兵训练和管理需要,训练目标至少要脱产三个月,这对红星厂的生产工作来说是个挑战。

而李学武大胆地要求保卫处根据部门所属执行队伍和基干民兵的工作需要,将轮训队伍按照全年训练目标分成了若干组。

也就是说,参考过去两年的训练经验,每个月、每个部门、每个厂都有作为基干民兵的职工参与为期三个月的轮训。

轮训的地点包括总厂、分厂、训练场等等区域,各分厂保卫部门按照统一规划,自行配合当地的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

特别的,李学武还在轮训令中要求,联合工业学校将在暑假期间对各年级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基础兵事训练。

与以往的基干民兵训练大纲不同,有异于常规的队列、射击、投弹、爆破和战术训练等训练内容,李学武在保卫处组织编写训练大纲的时候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增加了兵事理论教育,要求基干民兵要学战斗本领,也要学习理论。

包括国防知识、兵事思想、兵事历史、兵事法规等,重点要求提高基干民兵的国防观念和法律意识。

第二,规范了战术动作训练,包括基本战斗动作、战术基础动作、战斗操练等等,要求提高基干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

第三,强化了轻武器射击训练,要求掌握枪械的基本构造、性能、操作方法和射击技巧,提高射击精度和速度。

第四,补充了体能韧性训练,通过跑步、障碍、器械等形式,强化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增强基干民兵的体质和战斗力。

第五,添加了应急救援训练,学习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知识,提高基干民兵的应急救援能力。

第六,丰富了通信联络训练,有改以往单一的无线电通讯,增加了有线通讯、运动通讯、建议信号通讯等形式,要求掌握通信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基干民兵在实战中的通信联络能力。

第七,加强工程作业训练,要进行简易工程建设和维护,如挖壕沟、修筑掩体、架设桥梁等,提高民兵的工程作业技能。

第八,强化防卫作战训练,学习城市防御、要点守卫、反恐维稳等战术,提高基干民兵的防卫作战能力。

第九,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强化基干民兵的政治觉悟和忠诚度。

第十,特别增加了心理训练,要关注培养基干民兵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全时段插播了这一轮训动员令的消息。

透过无线电讯号,播音员于海棠用嘹亮清脆的嗓音宣读了李学武在动员令最后做出的指示:

要求全体基干民兵严格按照训练科目及内容,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敢于战胜一切困难,敢于压倒一切敌人,坚决完成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新时期使命任务努力训练,为全面提升民兵的军事素质、战斗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为国防和地方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

“领导、领导,找您有事。”

李学武从主办公楼的办公室里出来,在走廊撞见了一身干练女士行政套装的于海棠。

(附:当时的干部装也还行)

“干嘛,你不会是又来堵我的吧?”李学武好笑地看了她一眼,脚步没停,边下楼边说道:“我真的没时间。”

“哎呀,不是说采访的事——”于海棠同李学武身后跟着的周苗苗笑了笑,追着李学武下了楼,“瞧把您给为难的。”

“哈哈哈——”李学武没在意她的语气,笑着说道:“只要不采访,不去录节目,什么都好说,什么都好说。”

“您现在可是我们的主管领导呢!”

于海棠听他这么讲,娇嗔着说道:“有您这么不支持我们工作的嘛,那往后谁还来信任我们了。”

“再说了,从去年年初我接手广播站节目变革工作以来,邀请了您多少次了,每次您都拒绝我——我们都没信心工作了!”

“瞧你这张嘴,真不愧是红星厂金牌广播员!”

李学武点了点她,道:“我现在忙的快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你可行行好,饶了我先!”

“好好好,先不说采访!”

于海棠也是打蛇随棍上的主儿,知道李学武难请,今天的机会难得,还不是赶紧说正事?

“我知道咱们厂正在投建广播电视大楼,这大楼还没建成,新设备我先不跟您要,”她笑着挽了李学武的胳膊说道:“您能不能先支持一下我们的文艺节目人才建设工作需要啊?”

“什么广播电视大楼?”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她一眼,示意了她下台阶要小心,嘴里强调道:“那是文艺出版社的大楼,这咋还成你们自己的了?”

“我们跟厂报各叫各的。”

于海棠顽皮地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这叫各凭本事,争优争先。”

“好么——从这儿争优争先啊?”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走下了楼梯,进了大厅问道:“说说吧,你要我怎么支持你们那个文艺节目人才建设工作需要啊?”

“我可不是为难您啊!”

于海棠松开了李学武的胳膊,认真地说道:“您也知道,文艺广播节目在周边和系统内,咱们厂算是开了先河了。”

“就算是想要跟同行学习先进工作经验,也没有咱们这样丰富的节目形式,”她看了李学武询问道:“您看能不能让我去文艺宣传队挑选有思想、有潜力、有真正实力的专业演员啊?”

“我保证,绝对会把文艺节目做好,争取做的更专业!”

“专业的事请专业的人。”

李学武走到了大厅门口,思索着点点头说道:“你的这个工作思路是对的,但还是有些狭隘。”

“有潜力,有思想,并且愿意从事广播文艺工作的,可不仅仅只有文艺宣传队有好苗子啊。”

他点了点于海棠说道:“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的基层队伍,一线工人里也有优秀的文艺代表?”

“当然了,我并不是否定你的建议。”

李学武拍了拍她的胳膊,说道:“你去文艺宣传队挑选骨干来充实文艺节目人才需要这一点没什么问题。”

他回过头给周苗苗交代道:“你帮我记一下,回来帮我联系宣传处问一问,看能不能组织个宣讲会。”

“这也算是业务人才调整了,给文艺宣传队多一份选择。”

“好的,领导,下来我就安排。”

周苗苗认真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录,李学武现在没有秘书,大办公室里逮着谁谁就跟着他出门办事。

今天是她主动找的李学武,目的也是见缝插针,多跟着他接触联系,也是为了学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